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醜陋的美國人 (1 / 7)

FIBA比賽和NBA比賽在節奏上有顯著的區別。

NBA比賽有四節,每節12分鐘,一共48分鐘,採用精確計時。

每次死球,後場發球,現場都會停表,確保每一分每一秒,球員都在場上比賽。

而FIBA上下半場各20分鐘,一共40分鐘,採用毛計時。

除了罰球、暫停、犯規之外,一般後場發球,計時器都不停表。

同時,NBA比賽有大量的暫停,休息,更多次數的犯規,以及裁判的仲裁、商量環節等等。

這些拖延比賽時間和節奏的部分,FIBA比賽都是沒有的。

所以,FIBA比賽的節奏比NBA要快的多,一場40分鐘的比賽,即便打得很激烈,一個小時出頭多半就打完了。

再怎麼拖延,都很難拖到一個半小時。

而NBA比賽自從商業贊助、廣告越來越多後,比賽時間越拖越長。

一個半小時打完算很快的,拖到兩個小時算是正常,有時候激烈的比賽能打上兩個半小時。

這就導致了NBA比賽起伏更多,可能每節都有不同的局面和劇情。

第一節不相上下,第二節拉開差距,第三節反超,第四節關鍵時刻又絕殺、反絕殺。

可以說是一場大戲,一波三折,如果裁判再控一下節奏和局面,就更加精彩了。

而FIBA比賽節奏快,打得激烈緊湊,起伏沒有NBA那麼大,不過打到最後階段,一樣會精彩紛呈。

NBA像曲折起伏的3小時大片,FIBA更像主題鮮明,節奏明快的90分鐘電影。

今天的比賽對立陶宛而言,留給他們的時間和機會不多了,比賽走錶速度是很快的。

在落後6分的情況下,薩博尼斯在弧頂命中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三分球。

分差被縮小到了3分。

隨後,甘國陽在弧頂面對雙人包夾,分球給孫軍。

孫軍佯裝突破,再回球給甘國陽,甘國陽頂著薩博尼斯的防守中距離跳投命中。

在手感不確定時,甘國陽用大量的突破、反擊、造犯規來維持分數線,緊緊咬住對手。

一旦取得領先,同時自己的手感透過罰球、上籃慢慢養出來,他開始出手一些高難度的投籃,來擊破立陶宛穩固的防線。

在FIBA的規則下,擁有薩博尼斯,外線身高馬大的立陶宛陣地戰防守很堅硬,尤其是內線,相當堅固。

甘國陽如果一直低位鑿,在FIBA可以提前包夾的情況下,肯定會不斷遭到立陶宛的圍剿。

於是,打出手感的甘國陽,開始了他的投籃表演。

薩博尼斯進攻中送出妙傳,擊地給到庫爾蒂奈蒂斯,庫爾蒂奈蒂斯反手上籃,躲開了甘國陽的封蓋,成功得分。

甘國陽已經沒有時間去批評中國隊防守的漏人了,後場快速發球,自己運球推進,立陶宛這邊已經不敢上搶。

薩博尼斯現在很尷尬,到底跟還是不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