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章 威脅 (1 / 4)

快船和開拓者的比賽打得出乎意料的激烈。

連戰連勝讓開拓者對勝利的渴望有些下降,並且六連客讓球員們略感疲憊。

加上快船實力較弱,11月份雙方的比賽開拓者輕鬆戰勝對手,所以球隊上下都沒有太重視,導致他們在第一節就處於落後狀態。

而快船戰績一般,但NBA沒有絕對的弱隊,常規賽誰輸誰贏都有可能。

11月的時候,快船就在主場24分的優勢大勝了芝加哥公牛,讓人大跌眼鏡。

除了丹尼曼寧之外,快船在11月16號透過和克利夫蘭騎士的交易,用丹尼費裡和雷吉威廉姆斯換到了羅恩哈珀。

交易的主要原因不是為了補強陣容,而是因為丹尼費裡不想為快船效力了。

在1989年首輪第四位被快船選中後,費裡就拒絕到快船隊報道。

夏天他接受了義大利聯賽球隊的邀請,跑亞平寧半島打球去了。

由於費裡寧可去歐洲打球也不願意來快船,快船不能眼睜睜看著這個四號籤浪費,只好將費裡的簽約權,打包雷吉威廉姆斯,送去克利夫蘭換來了哈珀。

費裡之所以不想去快船,一個是因為快船名聲不好,號稱球星墳墓。

球隊曾經簽下不少知名球星,像沃頓,馬奎斯約翰遜,麥克斯韋爾,賈馬爾威爾克斯,諾姆尼克松等等。

結果這些曾經在自己球隊叱吒風雲的球星來到快船後一個個都廢了,沒有一個能帶領快船打出名堂的。

到19891990賽季,快船重回一片白地,從頭開始。

按理說這樣的環境適合費裡發揮,可是費裡認為快船年輕鋒線太多了。

他們有狀元秀丹尼曼寧,還有邁克爾楊,克里斯史密斯,肯諾曼,雷吉威廉姆斯。

選秀前杜克大學畢業的費裡從沒想過會被快船選中,他壓根沒去快船試訓。

意外被拿下後,經過反覆思慮,他決定不簽約,轉而去義大利打一年球。

從費裡的事可以看出,快船在NBA的名聲是多麼不好,大家都不想為它效力。

不過對快船而言,無奈交易走費裡換來哈珀其實是好事一件。

因為像費裡這樣的白人鋒線,在NCAA,在義大利聯賽很好用。

可是到了NBA,隨著如今鋒線球員越來越強壯,速度越來越快,費裡可就吃虧了。

杜克出品技術不錯,籃球智商可以,戰術素養高,可是身體素質差,沒太大潛力。

畢竟拉里伯德只有一個,自伯德之後,白人鋒線球員就再難打出他那樣的成就,基本都淪為角色球員,甚至角色球員都不如,因為防守不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