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紛紛擾擾,對於老百姓來說沒多大的影響。
官老爺們的權力之爭,也不敢遷怒到百姓身上去,畢竟御史大人最近脾氣不大好,正瞪大了眼珠子四處瞅著,就等著哪個倒黴蛋往前湊呢。
林老爺官拜太傅,距離登臨百官之首高位只差周老爺子致仕榮養了,這就導致堵在林府外的馬車,直接排到了黃華坊的坊門處。
謹慎了半輩子的林如海連家都懶得回了,悄無聲息的住進了榮國府梨香院,每日裡坐著閨女的公主鑾駕,避開了不少麻煩。
強化中樞,分割地方權力的一系列措施,最先打在了各布政使司、都護府,反對此事的奏疏,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從四面八方湧向京城。
皇帝老爺擺爛,這就苦了太子殿下。
劉弘已經數日沒有好好休息了,桌案擺了一桌子奏章不說,案前更是摞了好幾堆。
林太傅剛一進殿都忍不住晃了晃神,朝臣這麼搞,該不會把儲君累趴下吧。
“殿下該去好好歇一歇,這摺子,就交給臣……交給內閣處置就好。”
內閣六位大學士,一人分一部分,熬上幾日大概也能處理完。這一堆堆的,一個人真扛不住。
劉弘將腦瓜子從案牘中抬起,那血絲滿布的雙眼,把林如海給嚇了一大跳。
林如海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冷冰冰的看向了一旁伺候的內侍:“你們是幹什麼吃的?殿下的身子要是出了半點閃失,本閣定會拿掉你們的腦袋!”
可千萬別認為林如海是在拿內侍出氣,太子乃國本,大夏好不容易有個賢明的儲君,內閣一直拿這位太子爺當寶貝供著,生怕他磕了碰了,簡直比皇帝還要上心。
林如海不好直接訓斥太子,只能用申飭內侍來提醒劉弘。
好在劉弘這會也從昏昏沉沉的狀態醒悟過來,知道自己犯了跟他老子一樣的毛病,一時間訕訕而笑。
“林師傅也莫要怪罪他們,是孤著相了。這些摺子大差不差都是一個意思,孤該明白的……”
說白了這一堆堆的奏章從頭到尾就是一個意思,要跟中樞、跟君上奪權。
這樣的奏章,又有什麼回覆的價值呢?
林如海衝內侍揮手道:“去讓御膳房給殿下煮碗湯飯來,給太子妃殿下說一聲,殿下用完飯就回去休息。”
作為太傅,有教導儲君之責。
林如海直接接手了東宮正殿的指揮大權,毫不客氣的吩咐內侍去安排膳食,決定了太子今日的行程。
“雖說朝政繁忙,可還沒忙到殿下不眠不休的程度。些許小事,臣與內閣幾位老大人處置便好。殿下不能學陛下那一套,每日必須睡夠四個時辰……”
按照他那女婿的說法,一個人每日睡眠不夠四個時辰,消耗的就是人的生命。
好不容易有個賢明的儲君,做臣子的不好好珍惜,那就是天大的罪孽。
林如海自己當初透支了生命跟江南的那幫人鬥法,可太清楚這裡面的兇險了。
劉弘見太傅是真生氣,言辭間滿是對自己的關心,不由起了愧疚與感激之心,陪笑一聲說道:“是孤不對,孤今後必會睡足四個時辰,咱們君臣還得把這場硬仗打贏哩。”
兩人的對話讓殿中的氣氛有所緩和,在劉弘喝粥用膳時,林如海已經批閱了好幾份地方上送來的奏章。
五份是反對國朝革新地方官職的,三份是抱怨朝廷新政的,還有一份竟然直接說中樞有奸佞蠱惑君上,就差喊一聲清君側了。
林如海毫不客氣的在那份快要喊清君側的奏章上批了一句話:誰為奸佞?大可明言,不必遮遮掩掩。天子詔若心有不從之意,自可掛印而去。百姓之民脂民膏,不養貪權戀位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