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連線兩任的貔貅尚書,基本上根絕了昭武年間國庫虧空的毛病,皇帝老爺是既高興又痛苦。
因為戶部的人,動不動就惦記他的私房錢。
看著一車車從宮門拉走的銀子,他的心情又不好了。
朕的心情不好,那也不能讓你們太痛快!
“傳旨,令禮部、吏部重新擬定科考之法,將算學、律法的考核比重加大……”
啊?
“皇爺,這怕是會引起朝野震動,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如詔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好好商議商議?”
這回就是夏守忠都被嚇住了,科舉,那是讀書人自留地,也屬於國人的主要上升渠道。
突然將算學、律法的比重加大,那些讀書人還不得炸了鍋?
他想要勸上一句,卻不想皇帝冷哼一聲:“聽說縣令上任,光是刑名、錢糧師爺就要帶上好幾位,要不然連坐堂的能力都沒有。朝廷養這樣的官做什麼?他們能給百姓謀什麼福祉?”
憑欄遠望,御道上出現了一道人影。
皇帝突然心情大好,衝夏守忠擺了擺手:“就這麼去傳,讓禮部、吏部抓緊時間,有什麼問題去東宮找太子。此事,由太子負責。朕最近身子骨不大好,要好好養病……”
說著,他就不顧已經快到近前的乖兒子,轉身就走。
“唉,還是龍首宮涼快,朕去跟父皇搭個伴,好好休息休息……”
懵逼的太子劉弘望向走遠了的皇帝,疑惑問道:“夏大伴,父皇怎麼一看見我就跑?”
夏守忠嘴角一陣抽抽,憐憫的看了眼太子,躬身道:“回小爺,皇爺說他病了,要好好靜養,國政就暫時交給小爺了……”
這話聽著分外熟悉,劉弘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完了,又被自家老爹給坑了。
劉弘苦笑再問:“夏大伴不妨明說,父皇這是又給我挖了多大的坑?”
……
皇帝老爺“病了”,需要好好靜養些時日。
太子劉弘監國攝政,第一項最為重大的事件,就是科考制度的改革。
如果說整頓吏治、改革賦稅制度是觸動了文武公卿、士大夫階層的根本利益,那麼改革科舉絕對可以說是釜底抽薪,直接要掘了他們的根。
有人歡喜有人愁,朝野沸騰鬧出的動靜就算是躲在龍首宮的皇帝,都能很清晰的感覺到壓力。
好在有兒子頂在前面……
“弘兒才多大?有你這麼當爹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