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長,往往會因為一件事,或是因為某一刻的心動而開花結果。
薛蟠就是如此。
相比薛夫人的“高門貴女”情節,薛蟠對妻子的要求說高也不高,但說是不高,卻也有著極其複雜的條件。
第一,必須長得好看漂亮,至少不能差他妹妹寶釵太多。
第二,必須有孝悌之義,因為他的母親薛夫人撫養他們兄妹不易,也該好好享受天倫之樂。
而且他是家中長兄,長兄如父,底下三個弟妹還得靠他撐腰。要是娶回一個自私自利沒有孝悌之義的婦人,他的弟妹怎麼辦?
像表姐王熙鳳那樣的就不錯,瞧著榮國府的弟妹相處,薛蟠頗為羨慕。
呃,大面上有這兩點就夠了。什麼出身門第,這不重要,他薛蟠如今官職正三品東宮屬官,已是豪門中豪門。
至於說是家產財富,薛蟠自己都算不清薛家現在有多少銀子。所以,這些重要嗎?
還別說,薛蟠這個鐵憨憨,在娶妻這件事上,腦瓜子比所有人都要清醒。
看似不高的要求,卻是極難達到的。
但若是真能娶到這樣的女子,他就能做到家族和睦,內宅無憂。
擇日不如撞日,午宴後幾個喝醉的都去房中歇息了,賈琮便拉著薛蟠去城南看那位“豆腐西施”。
在薛蟠的口中,那位“豆腐西施”姑娘上敬父母,下善兄弟,又勤快仁善,便是對街上的乞兒都會施上一碗粥食,簡直就是菩薩般的人物。
嘖嘖~
薛大爺的竟然還會碰到這樣的女子?
……
往南出了正陽門,便到了京師外城。
與內城不同,外城實際上要更具煙火氣,因為此處居住的絕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
相比內城的高門顯貴,外城的坊市沒有固定的地方,往往臨街就會開個門窗,擺上些針頭線腦、肉菜小物件兒售賣幾個錢以補貼家用。
“豆腐西施”姑娘就是如此,她家就在宣南坊的崇福寺附近有座兩進的小宅子,其父餘大力本是京營的小旗官,能在京城買下這個小宅子,也能看出原本家境不錯。
可早前遠征漠北時,餘大力戰死瓦剌王庭,家中雖有朝廷的撫卹,可母親宋氏體弱多病,弟妹幼小。
為了不坐吃山空,已過及笄之年的餘瑤一再推遲了婚嫁之事,在前門處開了一處小門,賣起了豆腐。
薛蟠與餘家的交集,實際上正是因為餘大力的犧牲。餘大力是與他一同前往漠北突襲的袍澤兄弟,當初兄弟就戰死在他的面前,他作為袍澤,有責任照顧其家小。
就如每次大軍出征前,兄弟們都會說的那句話一樣。
“兄弟,我若戰死,還請照顧我的妻兒老母……”
這就是袍澤戰友之間的情誼,也是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責任與義務。
只不過薛蟠這傢伙的照顧方式有些特殊,這是要給袍澤當女婿……
餘家的這間小店連正經店名都沒有,不過名氣還是挺大的。
主要是店主人長得好,待人熱情,製作的豆腐不但用料乾淨,味道也極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