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孝陵> 第八十八章 挑動群眾鬥群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八章 挑動群眾鬥群眾 (1 / 2)

直到歐陽利小住了幾天告辭,歐陽利都沒有再提這個事情,餘風自然更不會提,他看得出來,這歐陽利有幾分動心,只是作為一個傳統的讀書人,恥於談利,一時拉不開臉面,或者說,兩人的交情,還沒有直接談到這事情的地步,貿然開口,餘風應允了還好,若是給他了一個軟釘子,那就有點不尷不尬了。

不過餘風相信,遲早他會再來找自己的,而且,自己在靈山的官場,馬上就要多一個堅實的盟友了。不過這事情急是急不來的,大家慢慢來往,遲早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千里為官只為財,這樣的財路比起收受賄賂,吃點孝敬那可是安全豐厚得多,他不信釣不上歐陽利這條大魚來。

六月的邸報上,是鋪天蓋地的好訊息。五省總督陳奇瑜的捷報,像不要錢的發往朝廷,自他二月上任,四個月之間,連戰二十三場,場場皆是大捷。流竄中原的流民大軍,在朝廷官兵的打擊下,死的死,逃的逃,沒死沒逃的,全部被陳奇瑜包了餃子,圍困在車廂峽,聚而殲之,指日可待。

五省總督這個官職,聽起來很大,實際上,他還真的很大,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歷史上就這獨一份,堪稱明朝的最大的地方官。在陳奇瑜之前,明朝最大的地方官,算是袁崇煥了,袁崇煥在當薊遼督師的時候,能管五個地區,薊州、遼東、登州、天津、萊州,也就說,在袁崇煥督師薊遼的時候,連山東萊州也歸他管,算是夠牛了吧!

明代的地方官,最大的是布政使、按察使和指揮使,為防互相扯皮,由中央下派特派員統一管理,即為巡撫。鑑於後期經營不善,巡撫只管一個地方,也擺不平,就派高階特派員管理巡撫,即為總督。到了天啟崇禎,局勢太亂,連總督都搞不定了,就派特級特派員,比總督還大,即為督師。

換句話說,督師是明代除皇帝外,管轄地方權力最大的官員。不過,這一切都已經是過往的事情了,五省總督這一官職在崇禎七年橫空出世,以往神馬都成了浮雲。五省總督中的五省,包括山西、陝西、河南、湖廣、四川,權力極大,也沒什麼管轄範圍,反正只要是流賊出沒的地方,都歸他管。

當然,這一切還是歐陽利和餘風在閒談的時候,為他詳細解說,餘風才知曉的的。在這之前,他還以為各省就是三司最大,像袁崇煥那樣管上一大片,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儘管他不瞭解這五省總督的來龍去脈,但是有一點,他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眼下那些流民大隊,雖然已經被官兵鐵桶般的圍住了,眼看就要覆滅了,但是,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這五省總督完蛋了。車廂峽這個地名,他隱隱有一點印象,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知道,這些流民,或者是後世稱之為起義軍的,不僅沒有被殲滅,反而就是在一次大的圍困中,脫困而出,從而在中原大地上,四處開花,最終將大明朝廷送上不歸路的。

是今年,還是明年,馬上就會天下大亂了。

餘風的心裡的那種緊迫感,無法為外人道,作為他的身份,也沒有辦法和別人說這些事情,你一個朝廷的官員,不頌歌太平,反而詛咒天下大亂,你到底是什麼居心?這樣的帽子,他目前還是帶不起的。

所以,他只有將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用在練兵上去,好在這段時間,鄭家和他的私鹽生意,一直都是處於平穩上升的狀態,穩定的為他提供著利潤,讓他在銀錢上不至於拮据。

掖縣那邊,雖然他得了不少的好處,但是,大頭還是在田地上,但是這田地,不到秋天,還是看不到收益的,而且那麼多的田地,他這邊,還是要派人過去監督看管,等到糧食收上來的時候,還要到各處佃戶那裡收取租子。這麼多的土地,要派出的人手,那就相當可觀了。

但是,在餘風的計劃中,掖縣的這些土地,將來就是自己的軍糧基地,就算是派出再多的人手,也是要看住的。但是,能夠為他分憂,並且能夠放心使用的當地人,就只有周家兄弟了,總不成派出一對軍兵,去挨家挨戶的收租子吧,而且,佃戶的農具,牲畜之類的,也都是要地主提供的,這些派軍兵過去,是不可能辦好的。

“那王家的那些莊園都還在吧?”吳嫣然抬首問道,這些事情,真正能出點主意的只有吳嫣然了,以往之類事情,都是他和吳嫣然兩人商量了,即可拍板,但是,今日書房裡,卻多了另外的一個人慕海濤。

吳嫣然這麼一提,慕海濤也反應過來了,能進書房議事,就已經是餘風對他的肯定,他怎麼不想好生表現一番。

“對,吳小姐的意思,我們把那些莊子接過來,以往王家怎麼做,我們照樣怎麼做,這問題就不成問題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