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方略齊施故計
所謂小小的看法,其實歸納起來,很簡單,就是八個字:“右右逢源,待價而沽!”
“以我新軍的實力,無論是偏向哪一方,勢必都會遭到另外一方的打擊,從這地理位置上看來,似乎,我們應該選擇大清國,對於我們更有利,但是,不要忘記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女’真人,終究和咱們不是一路人,虛與委蛇可以,但是若是真和他們‘混’在了一下,這天下,對將軍的名聲,可就有些千夫所指的意味了!”
“而我們剛剛得到偌大的這一塊地盤,這些地盤,咱們要把他們從李琮的百姓,變成咱們的百姓,也絕非一朝一日之功,這錢財,糧食,軍械終究到底,都是要從這些百姓身上而來的,這是咱們的根基,在咱們根基未穩之時,我建議,以靜制動,坐山觀虎鬥才是咱們最好的選擇!”
陳敏之侃侃而談,他心中對於眼前的局勢,‘洞’察得清清楚楚,‘欲’速則不達,大人雄起一方,這已經不爭的事實,但是,這基業是長存久遠,還是曇‘花’一現,那就得靠眾人齊力齊心謀劃了。
“你繼續說,看來,在你心中,在已經有了成算了!”餘風仔細的聽著陳敏之的話,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我是這樣想的,將軍大婚,這事情,一定得‘操’辦的熱熱鬧鬧,這大清的示好之意,或者說籠絡之意,咱們不可能就這麼坐視,但是,好處咱們要了,真要佔我們多少便宜,卻是他們想都不要想的,他們需要的是時間,需要的是在他們和大明爭鬥的時候,咱們不在旁邊搗蛋,咱們就順了他們的意思又如何,要知道,咱們也需要時候!”
他拿起身邊的一個冊子,“這是民事衙‘門’統計的數目,朝鮮南方,遠比朝鮮北方富庶,而我們的人手,哪怕是一直到現在,都有福建移民源源而來,但是,仍然是略嫌不夠,要徹底的在這南方站穩腳跟,按照我的計算,三月之數,那是最少的估測,也就是說,今年之內,咱們不宜再有什麼大動作,夯實根基,訓練士卒,積聚錢財和軍械糧草,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這眼見又到了收成的時候,大人若是明年動作,那麼,此時時刻,最好是不要再動刀兵了!”
“這個,大清方面,倒是好打發,至少他們沒有隻要要求咱們出兵,只是維持一個不戰不和的狀況就可以離開,但是,大明那邊,想要左右逢源,不拿出點真東西,只怕還真的打發不了他們,要知道,憑白無故給我一個總兵,封將軍號,若是不換點東西回去,只怕那馬全有也不好‘交’差!”
餘風習慣‘性’的‘摸’著下巴,沉‘吟’起來,背靠大樹好乘涼,天下之大,他相信自己的人馬足夠馳騁,但是,這天下可不是靠著一直馳騁的人馬,就能控制得住的。這一點,他分得很清楚。這朝鮮,基本上就讓他已經絞盡了腦汁,他自問要是他坐在北京城裡崇禎的那個位置,只怕不到一年,他就非得過勞死不可。
大明就算是再末日氣象,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更別說,它還麼有死呢,歷史上幾年之後,或許崇禎左支右絀到了後來實在的頂不住了,就在煤山上找了個繩子,將自己勒死了,大明就此而亡。但是,眼下,出了自己這麼一個變數,又在朝鮮打出了一番局面,坐擁三千里江山,數萬‘精’甲,這歷史,未必就一定朝著最壞的那個方向發展,或者,自己可以做些什麼,為了自己,也為了這天下。
“應大明的要求,出兵直接攻打大清,不符合咱們的利益!”餘風搖搖頭,“但是,折中的辦法,也不是沒有的?咱們既然要左右逢源,總得給他們一些甜頭,表示咱們的誠意!”
眾人齊齊點頭,是這個理兒,做生意,也還要先下點定錢呢,這空口白牙的,總是讓人覺得不靠譜。
餘風抿起嘴,有些詭秘的笑了一下,目光在眾人身上掃了一遍,此刻廳中眾人,都是他的心腹,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漢人,佛郎機人也好,朝鮮人也好,那是一個都沒有資格站在這裡的。
“還記得咱們初到新城,是怎麼掩人耳目的嗎?”餘風笑道。
陳敏之“哦”的一聲,率先領悟過來餘風的意思,要不說,這讀書人的腦筋轉的就是夠快呢:“大人的意思,是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