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訥覺得自己好命苦,真的。
從小飢寒交迫……倒不至於,吃喝嫖賭……也尋常,窮困潦倒……其實也還好。
總之,反正就是命苦。
此刻薛訥覺得自己的命已經到了苦不欲生的地步了。
走了整整兩天的山路,騾子都累得吐舌頭冒白沫兒了。
而薛訥,比騾子更慘。
一行人出發時,薛訥的原計劃是進入高句麗境內,然後想辦法找到高句麗軍隊,以商賈的身份混進敵軍中,買通敵軍將領,弄點驚天動地的情報。
至不濟可以抓個敵軍將領回來,向李欽載邀功,路這不就走寬了嗎。
走了兩天的山路後,薛訥發現自己的原計劃是多麼的清澈且愚蠢。
上哪兒找高句麗軍隊去?就算找到了,自己特麼連高句麗本地方言都不會說,一開口就是標準的大唐關中口音,“咋”“你咋”“你想咋”……
多愚蠢的敵人才會相信他們是高句麗商賈,讓他們大大方方混進軍營?
更悲哀的是,走了兩天後,薛訥才發現語言不通這個要命的破綻。
想通之後他立馬就決定往回走,不幹這玩命的買賣了。
然而最後他終究還是停下了轉身的腳步,決定繼續前行。
因為他足足走了兩天,兩天!
真的捨不得無功而返,付出如此大的辛苦,他實在無法接受一切都是徒勞白費勁。
於是他橫下一條心,繼續往前走,總要對高句麗敵軍乾點什麼,哪怕遠遠指著敵軍大營跳腳罵幾句街,畫圈圈詛咒他們呢,也算自己為祖國做了貢獻了。
是的,薛訥就是這麼樸實無華的一個人。
至於四名手下,幸好薛訥沒對他們說過自己的計劃,不然四名手下會被他的愚蠢而驚呆,說不定半路就散夥,分了行李回花果山或高老莊,騾子跳進河裡繼續當白龍馬。
所以懵逼的四名手下一臉懵逼,稀里湖塗跟著薛訥走。
高句麗多山地,薛訥等人從離開大營便一直在爬山,爬山。
走了兩天的山路,偶爾也會在山窩裡發現某個高句麗的村落,村落很貧瘠。
一個村子多的有十幾戶人家,少的只有幾戶人家,好不容易在山地裡開闢出幾塊薄田,全村人就指著這幾塊薄田耕種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