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親自下場當裁判,不共戴天的仇恨也瞬間給消除了。
不敢不消除,至少滕王沒那麼大的膽量忤逆天子的意思。
滕王從出生開始,便註定了不受待見。
原因很簡單,他是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軟禁李淵的產物。
弒兄殺弟,逼親爹退位,李世民大大方方允許史官寫進史書裡,給了壯闊的貞觀之治一個帶著血腥味的殘酷開端。
李淵退位,從此被軟禁於深宮,李世民那幾年向李淵進獻了無數傾國傾城的美女。
事已無法挽回,年邁的李淵也決定躺平了,於是每天醉生夢死,與美女們不分晝夜做著最荒唐的事。
滕王就是這個時期出生的,李淵一生共有二十二子,其子絕大部分都是被軟禁於太極宮後出生的,滕王排名最末,雖也被封了王,但地位可想而知。
荒唐的出生背景,滕王一生都在努力掙扎擺脫。
然而面對正統天子時,他還是打從心底裡感到自卑。
這種自卑的心理很容易延伸為順從。
所以李治很含蓄的一句敲打,滕王立馬改了口風。
儘管心裡不願意,可滕王對天子的順從是發自骨子裡,甚至幾乎不需要思考,就自然而然脫口而出了。
殿內凝滯的空氣,隨著滕王的一句“誤會”,驟然間春風化雪,雲散天開了。
李欽載朝滕王友善地笑了笑,他當然也不是得勢猖狂的人,李治暗戳戳幫了他一把,李欽載更是順勢讓彼此都下臺階。
“殿下府邸被燒,是我的錯。貴府的損失由我一力承擔,明日便將奉上賠償,還請殿下恕我冒犯。”
滕王滿臉假笑,笑得腮幫子發酸。
“無妨無妨,呵呵,年少輕狂,難免孟浪,事情過去便算了。”
被李治敲打之後的滕王表現得既大度又乖巧。
明明是受害者,結果進宮告御狀反而受到了二次傷害,滕王此刻尤為後悔。
早知如此,何必這麼斯文來告狀,他放火燒我府邸,我放火把英國公府也燒了,不就不拖不欠了嗎?
就算李勣來理論,本王也佔著理呢,怕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