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章 吃魚 (2 / 2)

梁小菊不肯回家,阿公省了跑一趟外村的時間,就去辦別的事情,一出了門整個下午都不見人影。

眼看太陽落山,小曼煮好飯,梁小菊自告奮勇把那條鯽魚宰殺剁塊,小曼教她抹點鹽醃漬一下魚塊,兩個人從後菜園挖了塊嫩姜,掐一把香菜蔥花,趁著小菊去井邊洗香菜的當兒,小曼燒熱鍋用豬油略微煎一煎魚肉,添進靈泉水大火煮開,再改小火慢燉,等到湯色呈奶白色,阿公就進了院門。

滿屋滿院的魚香味,讓阿公阿奶讚不絕口,阿公問是誰做的魚,梁小菊答說是兩個人一起做的,莫小曼則笑著告訴阿公阿奶:往常阿媽劉鳳英做魚做肉,自己都在灶旁燒火看著,大致懂得怎麼燒菜,會搭些配料。

阿公阿奶深信不疑,莫小曼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畢竟自己現在才十一歲,會燒製出美味的好菜餚,沒有點理由顯得太奇怪。

連魚帶湯,一大鍋鮮美的佳餚,四個人居然吃得一點不剩,只有地上散落的根根魚刺還能證明剛剛結束的晚餐吃的是什麼。

阿公吃完晚飯又要去水庫,此時天色已完全暗下來,家裡沒有電筒,小曼正在憂心阿公要怎麼走夜路,卻見阿公從他的揹簍裡拿出個物件來,小曼認得那個東西,是玻璃罩馬燈!

1977年,手電筒已經不算稀罕物,家境稍微好點的人家都能擁有一個手電筒,莫國強、莫二叔也各有一個,夜晚外出拿著照路,又輕便又體面。

阿公拿出來的這種玻璃罩馬燈,既古老又顯得笨拙,是燒煤油的,也只有像阿公這樣年紀的老人,才會依然用著馬燈,而不是像中青年男人們那樣攢錢買個電筒,一根繩子拴在身上,方便得很。

小曼幫著阿公點亮馬燈,熟悉的煤油味並不覺得臭,反而覺得親切好聞!

公道村所處地理位置很好,兩省交界處,交通方便,山川峻美,有江有河有連片肥沃的田地,自古以來就不是個輕易能餓死人的地方,因為江河流勢符合條件,本地深山裡五十年代就建起了一箇中型水電站,所以當別的村莊還點著煤油燈照明的時候,公道村早已用上電燈。不過水電站的電輸送得也不算正常,有時會停電十天半月甚至半年,所以家家戶戶還是保留有一兩盞煤油燈。

而莫小曼對煤油燈情有獨鍾,是因為上輩子她從小到大,睡覺的地方都不裝電燈,劉鳳英只給她用煤油燈!一直到煤油燈終成古董,買不到煤油了,才作罷!

莫小曼提著馬燈要送阿公出門,阿公卻不擔心天黑路難走,兀自站在正屋門口跟阿奶說話:

“我下午去找過藍校長了,藍校長說沒問題,開學就讓小曼去學校,從一年級讀起!”

阿奶連連點頭:“這就好了,打個招呼,小曼進去也多自在些!”

小曼這才知道原來今天下午阿公一直在外面,竟是為了自己上學的事。

不由得有些腦殼疼:真的從小學一年級讀起嗎?學1+1=?

哦老天!

無聊就罷了,浪費寶貴的時間等於浪費生命,不行,要想個法子,上學可以,得跳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