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臉色一變,冷笑道:“烏蒙大人,你這話就是賊喊捉賊了,各位大人不妨查查以往歷次協定破裂的檔案資料,有哪一次是由我大明挑起的,哪一次不是你們不講任何理由率先撕毀的?”
“這……”烏蒙語塞。
以前歷次緣何撕毀協定,他們三人兵不清楚,但是況且清楚啊,而且有具體的檔案資料在手。這也是他為這次談判精心準備的,他料定談判時,各族代表一定會提出烏蒙這樣的問題。
他已經設想好了場景,一旦這類問題出現,他可以當即把這些資料摔在那些人的臉上,讓他們自己看看,究竟是誰蓄意撕毀協定,究竟是誰蓄意引發戰爭!
對這三人,況且沒有那麼粗暴,而是拿出一堆翻譯成蒙文的資料,放在三人面前的桌子上。
“三位大人不妨看看,歷次協定破裂的原因何在,究竟是誰不講誠信撕毀了協定?”況且冷笑道。
三人沒有翻看資料,根本不用看,上面寫的一定是自己這方做錯了。不過寫在紙上的東西怎能作數嗎?誰知道這上面的資料是不是編出來的,漢人耍文字可是有一套。
這話他們三人都沒敢當著況且的面說出來,畢竟他們是客人,還是要照顧主人的顏面,而且也不想說什麼對這次談判有惡劣影響的話。
“三位大人可能認為這些資料是我們單方偽造出來的,我也不怪你們這樣想,估計你們也有類似的資料,寫著我們大明如何撕毀協定、破壞和平。這都不要緊,如果在平時,咱們雙方都是各說各話,現在我來了,而且是代表朝廷來的,大家不妨一起坐下來,把這些事分辨明白。”況且道。
“這個……先前的事說多少其實意義不大,關鍵還在這次談判上。”哈桑打岔道。
“對,說以前的事做什麼,這次談判如果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我看就行了。”迭木兒花跟著附和道。
“對,欽差殿下說自己有足夠的誠意,我們也是一樣,大家不是怕打仗,而是和欽差殿下說的那樣,打仗跟貿易比起來,得不償失,各方之間,還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坐下來一同做生意最好。”烏蒙很坦誠地道。
說到貿易協定,瓦剌和兀良哈對此事更關切。在大明和塞外的年度有限的貿易額中,大頭都被韃靼族佔去了,瓦剌和兀良哈兩族只能拿到小頭。
瓦剌當然不甘心如此,要知道在宣宗和英宗早年,挑頭跟朝廷做生意的可是瓦剌族,那時候韃靼的勢頭很弱,根本不能跟瓦剌相抗衡。
三十年風水輪流轉,現在卻是瓦剌需要看韃靼的眼色了。
瓦剌族這次在嫁公主、聯姻的事上,表現出強烈的願望,無非是想另闢蹊徑,哪怕不能恢復以前的貿易額,至少也要逐漸有所增長,不能原地踏足。
或許,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瓦剌的實力再次壯大,那時候聯合兀良哈族,就可以跟俺答王掰掰手腕子了。
現在兩族合在一起,雖然也能讓俺答王忌憚,卻沒法正面抗衡。若是硬碰硬,韃靼族固然可能一蹶不振,他們兩族卻有滅族的危險。
“這次的談判要說難卻也不難,主要還在於各族的誠意是不是足夠,只要有足夠的誠意,協定就一定可以達成。”況且非常堅定地道。
他嘴上說的非常誠懇也非常有把握,心裡卻是相反。
這次不是人家要價太高,而是朝廷要價太高了,一定要把白蓮教重頭人物的腦袋放在談判桌上,這是俺答王決不會同意的。
他之所以跟這三人說這麼多,就是想讓他們傳個口信,表示朝廷對瓦剌和兀良哈是有誠意的。一旦談判僵持起來,瓦剌還有兀良哈等族就會向俺答王施加壓力。
假設壓力有沒有效果,俺答王堅決不同意,導致談判破裂,那時候責任就落在了俺答王身上。
談判失敗,韃靼族和瓦剌、兀良哈各族之間的裂痕就會越來越大,甚至有可能引發內戰。
當然,後一種情況只是在理論上成立,能不能達成很難說。在況且看來,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能讓各族對俺答王怨聲沸騰也是一件好事。
多擠壓幾次,或許俺答王終有一天會做出重大讓步,放棄對白蓮教的庇護,那才是張居正所想要的和平。
“欽差殿下,這次談判朝廷不會有特別苛刻的條件吧?”哈桑忽然有了一絲警覺,感覺況且話裡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