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確有很多銀子,但也不代表可以隨便撒錢,就跟皇上也有銀子,卻天天為銀子發愁一樣,尤其是想到這筆錢根本不應該花,就更加感到憋氣,都是哲罕和蒙諾這兩個蠢貨乾的好事。
“此事大汗無需煩憂,我來掏這筆銀子。”趙全笑道。
趙全的銀子還沒有俺答王多,但是他不用養軍隊,而且他擁有信眾無數,這些信眾給國家交稅可能叫苦連天,稍微逼一下可能還會造反,但是給教主捐款卻無比踴躍,他們都深信,這些銀子就是自己下輩子幸福的來源。
不求今生修來生,白蓮教的糖永遠塗在信眾的鼻尖上。
“不用,我不過是有些不甘心。你說我若是硬搶過來這些人怎麼樣?”俺答王尋思道。
“那就是一場大戰了,人的確能搶過來,可是跟大明的戰爭也就提前打響了,談判自然就徹底黃了。”趙全笑道。
對於談判,這兩人還都是滿懷希望的,俺答王知道明朝對通商並不抵制,主要的癥結在於趙全要求的在內地自由傳教,雙方多次秘密談判,都是卡在這裡,俺答王和朝廷雙方提出的其他條款並無大礙。
隆慶帝登基後,俺答王也透過幾大權貴家族悄悄向朝廷要求重啟談判,朝廷也答應了,可是張居正卻嚴正提出談判的先決條件,俺答王必須把趙全等人的首級擺在談判桌上,不能滿足這一條就免談,如果能滿足,其他的條款都好談。
俺答王聽到後自然也就不去想談判的事了,讓他自斷一臂的事他當然不會幹。
於是趙全開始暗地裡大肆活動,秘密收買邊關的將領,委派大長老和聖女前去遊說幾大權貴家族等等。他是希望在秋季俺答王能雄風再振,一路打到北京城下,幾大權貴家族裡應外合,最後對皇上實行兵諫,逼迫皇上籤訂城下之盟。
可惜這詭計被卓茂林的人知道了,然後告訴了況且,況且又彙報給皇上,其後就有了全城大肆抓捕白蓮教徒的事,雖然沒能抓到,卻也讓白蓮教大長老蕭衍峰和聖女被困在一個地方動彈不得。
當俺答王和趙全都以為談判無望的時候,朝廷忽然作出重啟談判的決定,而且派況且作為全權談判大使,到韃靼都城板升城來談。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好事啊,俺答王和趙全最初不敢相信這是真事,經過再三確認,才弄清楚朝廷不是說著玩的,而是要玩真格的。
這兩人都感覺被幸福砸暈了,以為朝廷這樣做是在主動求和,估計是趙全那一招陰險的毒計讓朝廷感覺無法抵抗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有了小王子把漢那吉帶隊,去給這些前來談判的人員做人質的事。
派出人質俺答王並不覺得委屈,這在塞外很常見,兩個敵對族群要談判議和,都會相互派出人質,以免一方耍詐。
“國師,你覺得這個小欽差到底怎麼樣?他是年輕魯莽還是老謀深算?”俺答王問道。
“現在言之尚早,多交手幾次就看出來了。”趙全慎重地答道。
他們原先知道帶隊來談判的只是一個毛頭小夥子,也是樂不可支,以為朝廷真要屈服了,完全同意上次秘密談判時的條款,這次來只是走個過程,然後就簽字了。
按說如此重大談判,朝廷怎麼也得派個大學士領銜,而且談判地點應該就在邊關外,這樣才能顯出中立性。
可這次朝廷居然同意讓況且帶著使團來板升城談判,對應的要求只是韃靼一方派出等量級的人質。
這件事怎麼看朝廷都已經是非常軟弱了,說是無能都不過分,但是現在況且一出手就給他們當頭一棒,這卻是令他們大開眼界,摸不著邊際了。
草原上剿匪也是常事,但是從沒有人想過把抓到的流寇當奴隸拍賣,況且這一招可是開了先河。
趙全擔憂的不是況且,而是藏在他身後的高手,那些傳說中精於法術的高人,才是他的真正對手。他認為,況且做出的這一切必然是幕後高手的策劃,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只配給他端茶倒水,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為。
俺答王原先也是這樣想的,現在他卻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這一切可能都是況且乾的,並沒有所謂的高人在背後支招,如果是這樣,那就很可怕了。
他最寵愛的孫子把漢那吉怎麼了,居然跟這麼個狡詐多端又手黑無比的傢伙結了安達,肯定是被他騙了呀,想到這裡不由後背發涼。
把漢那吉智商很高,可是個性太過光風霽月了,根本不知道人世間還有陰險狡詐這一說,若是跟這個小欽差混在一起,哪天還不被他被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