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萬事悠悠,唯死為大。
就算有再多的好處,榮中軍死後也得不到了。
所以榮中軍為何要這樣做呢?
榮中軍並沒有這樣做的動機,這才是王崇古等人的疑慮所在。
如果說榮中軍是被李志鵬派來幹這事的,且不說為此失去一個培養多年的將領划不來,即使是對李志鵬又有什麼好處?他們想破了腦袋也得不出答案。
廖炳勳就是招供,這件事也未必能連累到李志鵬,這一點可以從廖炳勳被抓的開始李志鵬和榮中軍並沒有當回事,他們出面要人只是因為手下指揮使的要求。
他們也都很瞭解李志鵬,其為人表面魯莽,實則心裡很細緻,不過卻也還算是光明磊落的人,絕不是那種心地陰險惡毒之徒,在他們看來,況且倒是心機很深,根本看不透他的心思。
此事籠罩著層層疑雲,根本搞不清裡面究竟是怎麼回事。
王崇古和方逢時心裡都有一絲疑慮,這件事會不會是況且搞出來的,是他一手製造的假象,設的圈套?
雖說況且也沒有動機做這樣的事,不過這樣一來所有線索斷掉,案子就理所當然地轉到北京了,況且就能輕裝上陣,帶著使團去塞外談判,也算是一大收穫,而且這件事發生後,使團內部的人也不可能對他有任何不滿。
但是榮中軍怎麼會配合況且呢?還故意向況且身上潑髒水,刻意製造矛盾。
這又是說不通的地方。
“欽差大人,依下官看,要是邊軍那裡有事,還是由下官和方大人先調解一下吧。”王崇古沉吟道。
在心裡,他和方逢時還是不由自主的偏袒邊軍一方,畢竟都是本地勢力。
他們現在表面上處處配合況且,站在況且這邊說話,但那是不得已而為之,況且是全權欽差大臣,是他的上級,不配合等於是挑戰朝廷的權威。
王崇古也是欽差,明朝一般總督都是欽差大臣,只是未必人人有尚方寶劍賜予。巡撫就差了一等了,只有很少的巡撫是欽差,如海瑞巡撫江南,掛的就是欽差大臣的頭銜,一般巡撫都是由內閣或者部院派出的,皇上只是同意而已。
欽差大臣就是以皇上的名義行事的,名義上對地方官員都有先罷免再彈劾的權利,但是這只是表面上的權利,一般人不會這樣做,得罪人的後果太嚴重了。
你掛著欽差的頭銜時沒人招惹你,可是欽差大臣都是臨時設定,不是永久性的官銜。若是有永久性的欽差大臣,豈不是多了一個皇上,不要說大臣們不幹,就是皇上也受不了。如果你在行使欽差大臣職權期間過於專橫跋扈,等你回去述職卸去頭銜之後,一定會有人來找你的麻煩。
這跟尚方寶劍一樣,只是為了增加欽差大臣的威嚴,不是給你亂砍人,雖說的確有先斬後奏的權利。
況且比王崇古多了一個如朕親臨的權杖,這還不說,他還是錦衣衛的都指揮使,錦衣衛的都指揮使向來都是皇上身邊最紅的紅人,無一例外,所以他在眾人眼裡比王崇古級別高是必然的,就是王崇古也是處處以下級對待上級的禮儀對待況且,況且也坦然受之。
“王都堂調解一下也好,強龍不壓地頭蛇嘛。”曹德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