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裡也在想,是不是有可能搶先下手奪過來?
他原本還真沒注意這事,可是趙全這一折騰,倒是讓他發現京城裡果然有新生成的氣運聚集,這對他來說可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啊。
不過想想還是放棄了。
上蒼氣運的凝聚不是沒緣由的,而是上天認可了某個人,這才賜予他莫大氣運,別人想要奪,能否奪走先不說,就是能奪到,那氣運也散了。
老天不是那麼好糊弄的,人間的巧取豪奪在上天那裡根本行不通,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搶也沒用。
“北京城裡有新生成的氣運嗎?要不……”一個祭酒也動了心思。
“你們就不要想了,趙全是個瘋子,這事他敢幹,咱們不能幹。天師教自有自己的天運在,不羨慕也不會去奪別人的氣運。”天師教主正色道。
“是,謝教主教誨。”這位祭酒登時汗就下來了。
如果況且聽到這番對話,也就明白了自己為什麼心驚肉跳,明白趙全究竟想做什麼,就是貪圖自己身體裡那條金龍。
那條金龍是因為神仙流人物千機老人給他的,說是聚斂天運用的。
況且也不知道氣運是什麼,居然還能聚斂,反正這幾年來那條金龍吸收了太多星光,已經長的很大了,跟身體的融合度日益加深。
況且對這條金龍有什麼用處不知道,只是試驗出兩個用途,第一個是百病皆治,真正的生死人肉白骨,第二就是能讓人返老還童,是否真正的長生不老還不知道,能不能長生不死就更不知道了,畢竟沒經過時間的考驗。
在天師教主這些人認為,天下氣運都是有數的,也被具有氣運的人分佔了,其中皇家這一塊佔據的最多,而且傳承多少代了,根本沒法剝奪,其餘就是各大教派,他們都選擇在風景優美、山清水秀的地方建立宗派,也是因為這些地方最容易聚斂氣運。
氣運在未形成前,是可以爭奪的,就像國家之間開疆拓土,商人們搶奪市場一樣,可是一旦形成固定格局,就沒法爭奪了,如果想殺掉一個人來爭奪他的氣運就會引發諸多亂象。一般來說,負有大氣運的人是殺不死的,他總是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是上天的保護機制。即便你真的能逆天成功,殺掉了這個人,他身上凝聚的氣運也會被上天收回,而且殺掉天命之人也是有罪的,要遭受天譴。
這些當然都是多少代高人慢慢總結出來的,究竟是不是這回事沒人知道,但是到了天師教主這一層次上,卻差不多都相信並且遵守這些規則。
有幾位有識之士還研究出,元末朱元璋跟陳友諒之爭,本質就是氣運之戰,本來兩個人的氣運差不多,相對來說陳友諒還多一些,也就是說陳友諒更有可能成為天下之主。
但是朱元璋身邊的劉基使用種種手段竊天之機,奪來不少氣運,導致朱元璋贏得天下。
雖說這種做法成功了,卻遭到了天譴,劉基不用說,人生的結局很是悲慘,遠不如朱棣的國師道衍那樣順勢而為,瀟灑來去。
朱元璋同樣也遭受到了天譴,皇太子病亡,建文帝被迫流亡天下,如同一個苦行僧人,算是替祖父贖罪了。
當然這些都是那些專門研究氣運的專家研究出來的,究竟是不是這回事也就難說了。
氣運之說每個人都相信,世人經常掛在嘴邊的運氣好、點背等等說的都是氣運,雖說一般人的氣運太小了,小到微不足道,卻也都是氣運之海中的一滴。
一個祭酒氣憤道:“教主,趙全太囂張了,咱們把他打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