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海上太陽東昇的影片> 第二百一十二章 斬趙全者封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二章 斬趙全者封侯 (2 / 2)

這訊息一出,人心更是惶惶,難道皇上真要拋棄首都,置老百姓生死不顧而逃到南京去嗎?

這種謠言雖說沒有可靠的證據,可是殺傷力卻極強,大多數老百姓都是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有不少人已經開始大包小裹、大車小車的出城,要逃到深山裡躲避戰亂。

皇上震怒,渾身發顫,據說一套最心愛的宋瓷全部成了碎片,身邊的小內監都被杖責了幾次,都是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

皇上下旨讓內閣草擬安撫人心的聖旨,卻被高拱張居正等大學士勸住了,這種謠言根本不值得闢謠,若是認真對待,反而越描越黑,老百姓不會相信這種安民告示,只會認為這是欲蓋彌彰。

至於人心惶惶,過一陣子就好了,那些逃走的人在深山裡呆夠了自然就回來了。

一句話,這種事只能以不治治之,不予理睬,然後不了了之。

況且知道後,來張居正府裡謁見。

“這是塞外韃靼用的心理戰術,放煙幕彈,韃靼現在也如此聰明瞭?”他開門見山地道,卻還是有些不解。

韃靼尚武好戰,根本不屑於或者也想不到這種打法,這分明是漢人的招數。

“我知道,是趙全他們在作祟。”張居正嘆息一聲。

當朝大臣裡,第一個真正認識到趙全的白蓮教危害的人,張居正是第一個,原來也有不少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卻沒人像張居正一樣把這件事提高到戰略高度上來。

“趙全這些敗類才是心腹之患,韃靼只是癬疥之疾。”張居正一擺手道。

況且點頭承認他上半句無比正確,卻不同意下半句。韃靼闖入邊關,燒殺搶掠一氣,飽掠而去,只是癬疥之疾?太輕描淡寫了吧。在他的心目中,數萬家、數十萬無辜百姓的鮮血和生命,那就是天大的事。所以,兩者都是心腹之患,都應該正視。

不過他沒爭辯,執政者自有執政者從國家利益出發的戰略思維,不是他所能理解的。當然他也有他的想法和做法。

“殺掉趙全幾個首領作用真這麼大?”況且問道。

“當然,怎麼比喻都不會過分。除掉趙全這些敗類就等於奪去韃靼的心智。”張居正道。

況且心裡很是糾結,想要殺掉趙全幾個人真不難,他有千機老人給的兵符,只要看著趙全等人的畫像,在腦子裡想著,就可以發出兵符殺掉,他們躲在哪裡都沒用。

可惜他不殺生,也不想開殺戒。

如果殺掉趙全等少數人,就可能阻止韃靼此次的進攻,就可以挽救無數軍民的性命,那麼自己值不值得為此破戒?

他想不明白,雖說菩薩有為眾生甘願下地獄,發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可是他是否寧願開殺戒來挽救眾生,哪怕自己以後要承受無法預料的後果?

至於後果有多嚴重,他其實並不是很在乎,哪怕下地獄他也不在乎,他沒奢望過死後真能進天堂。主要是不許殺生這個祖傳戒律成了他的緊箍咒,他無法或者說無力主動打破這個緊箍咒。

“你手下不是有能人嗎?如果你能想法殺掉趙全那些白蓮教首領,我可以奏請皇上為你封侯。”張居正很是期望道。

“封侯?我可沒這奢望,再者說我是文人。”況且笑了。

“你現在還算是文人嗎?”張居正笑道。

況且一想也是,自己真不是文人了,儼然成了帶兵的主帥,只是他總是不適應這個身份。

“封侯這個懸賞是皇上定的,只要有人能殺掉趙全就可以封侯。自有我大明以來,除了開國元勳和靖難功臣,可是很少有人能封侯的。”張居正又道。

況且搖頭,他不是說殺掉趙全這事,他對此事必定全力以赴,而是真的不稀罕封侯。當初曾經有一枚侯爵的大印就放在他的手上,他卻推讓出去了。

他信奉東坡的“有子萬事足,無官一身輕”,官爵不過是身體的枷鎖,所謂名韁利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