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29.灰衣人攔路 (2 / 3)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他就已經把那個偶遇的善良小姑娘當做自己的親孫女。甚至,可能比尋常的爺孫兩感情還要深厚些。

離開縣城,官道上冷清得很。原本喧鬧的氛圍驟然間便沉寂下來。

河畔有涼風掃到這,更是讓人覺得寒冷幾分。

除去徐福興以外的四個老乞丐都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忙不迭將雙手放在嘴欠,用力哈了幾口氣。

氣剛出嘴,就變成白煙兒。

“快些走,可真冷。”

有個老乞丐說道,並且在原地蹦了蹦。

幾人相視一眼,都加快了步伐。

他們可買不起那厚厚的大褥子,要抗寒,就只有運動。這種天氣,就算是呆在城裡想要不被凍死,也得找個暖和點的角落才行。

當然,或許也能遇著大善人送件破外套、褥子什麼的。

沿著官道繼續南行,不出十里就到了河邊。河水泛黃,滔滔西去。

有片蘆葦蕩,也都盡數泛黃了。在風中齊齊搖盪。

官道右邊則是個林子,還有塊小石碑。石碑上刻的是這條官道的名字,江嶽國道。

國道是大宋境內規格最高的官道,路最寬敞,也最平整。雖然這時候整體冷清,但時不時還是有馬車從官道上邊駛過去。

現在除非是村與村之間串個門,不然哪怕是相鄰的鎮子來往,也多數是坐馬車的。

這些馬車都由四匹大馬拉著,車廂裡能乘坐十多個人。全都是府衙弄的,收費便宜,尋常人家也都坐得起。

家裡富裕些的去太遠的地方就坐這個,近的不願意,喜歡騎著還算是稀罕貨的腳踏車。這是有面子的事。

只有那些頂尖兒富貴的,才有自家的馬車。

至於轎子,前些年就已經越來越瞧不見蹤影了。

跟著活地圖乞丐沿著這條江陵府通往嶽州巴陵的國道走了大概兩個時辰,在路口歇息半個時辰。然後便不再走國道,而是抄近路走上了一條坑窪的泥土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