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那輩天師府張家,可謂是出現了兩個驚才絕豔的弟子。
元袖子、玉湘子等人眼中露出擔憂之色,但是,終究還是沒有跟上前去,只是放眼看著山門前。
牌坊下。
元真子孤身而立,眼睛看著山下。
很快,就有密密麻麻的元軍上山。前頭,是數個領兵大將。
才剛剛出現在眾人面前,其中有個將領便大聲喝道:“眾兒郎,備戰!”
不計其數的元軍士卒如潮水般湧上,將整個正一觀前門都圍起來。
這幕,讓趙洞庭恍惚看到自己當初兵圍秀林堡時的場景。只是,那時候是他大軍圍山,現在,卻是被元軍圍住。
元軍的弓箭手們單膝跪在前面,搭箭上弦,高高舉起,大有對著觀內廣場進行拋射之態。
元真子道袍隨風而動,腳下不動,揖禮道:“張大人,貧道龍虎山元真子有禮了。”
元軍為首將領是個粗獷大漢,滿臉絡腮鬍須,面色黝黑。這人卻並非是伯顏、也速兒軍中之人,而是江南西路、東路兩路的參知政事,名為張夔寺。當然,從行政級別上來說,他仍然是伯顏屬下官員,畢竟以前伯顏乃是元朝中書右丞相。
伯顏、也速兒死了,整個南方,張夔寺已經是最為頂級的官員。按元朝律例,在新任元帥未到之前,便是由張夔寺掌兵權。
他本來呆在隆興府,聽得伯顏、也速兒被刺的訊息,火速趕往撫州,然後追上已經出發的軍隊,掌了兵權。
見得元真子孤身立在牌坊下,張夔寺眼中泛過陰狠光芒,道:“元真子,你們龍虎山為何刺殺我朝伯顏、也速兒兩位元帥?”
他先聲奪人,竟是才剛剛開口,就要將伯顏、也速兒的死怪罪在龍虎山頭上。
這顯然是有他自己的心思的。
伯顏、也速兒已經死了,是誰殺的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將那個“兇手”揪出來。
對於張夔寺來說,只要揪出兇手,並且讓兇手付出代價,為伯顏、也速兒報了仇,那他就挽回了元朝顏面,賺得了功勞。
伯顏、也速兒死之前傳令大軍兵圍龍虎山,這個鍋,不讓龍虎山背,讓誰去背?
是以其實在來的路上,張夔寺就想得很明白,先將罪名安在龍虎山頭上,然後再血洗龍虎山。
之前他和元真子還見過面,只是現在,自然不會賣半點情面。
而他的態度,的確讓得元真子頗有些驚訝。
而後,元真子道:“張大人,伯顏、也速兒兩位元帥雖死在龍虎山境內,但大人也不能說兩位元帥之死就和我們龍虎山有關吧?”
他顯然打算將張天洞的“賴”字訣進行到底。
長相粗獷不似文臣的張夔寺冷笑,“兩位元帥出事前,命大軍兵圍龍虎山,不是你們,還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