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黑了。
層巒疊嶂的大山包圍之中,草地上有上百堆篝火。
江南東路往東南方向,和福建路隔著橫亙於大地上的武夷山脈。
原本龍虎山就處於武夷山脈旁側不遠,龍虎山一眾道士們往福建路行,道路逐漸蜿蜒,山巒也逐漸多起來,且愈發陡峭。
江南東路和福建路的交界處,可以說得上是人跡罕至。在這武夷山脈分佈的範圍內,都沒有縣城。
不,莫說縣城,連村鎮都極少。住在山裡頭的,都是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龍虎山道士們拖家帶口,一路行來,沒能找到落腳的村鎮,只能在野外過宿。這整天都是廝殺、奔命,饒是他們,也是累了。
更何況,龍虎山上這些道士中,還有不少年邁或是幼小的人,甚至還有懷著孕的女人。
再往前走,野獸都是小事,主要是實在沒力氣了。
數千人圍著篝火,低聲吟唱,中間隱隱有哭泣聲夾雜。
最中間處的那團篝火是最大的,其餘的篝火好似眾星捧月,圍繞在這篝火旁。
乾枯的樹枝堆積有數米高,熊熊火焰燃燒著,篝火堆上的人影漸漸在火光中化為灰燼。
是張天洞。
元真子、趙洞庭等數十人圍繞在篝火旁,元真子等人盡皆跪倒在地,只有趙洞庭、許夫人、洪無天、鐵離斷四人站著。
張天洞不似以往的那些龍虎山天師們,靜靜在龍虎山上羽化。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無疑綻放出了最為耀眼的光輝。
一人斬數千人,耗盡生命力而死。
那六劍,必將被這些龍虎山道士們永生銘記。
趙洞庭覺得自己也不會忘。
看著火光中漸漸化為灰燼的張天洞,他腦海中再度浮現那樸實無華卻又驚天動地的六劍。
在那個時刻,張天洞無疑將武學上的造詣提高到了極致。
樸實無華的六劍,同時也是滿含玄奧的六劍。
便僅僅只是回想起,趙洞庭也恍然覺得自己於劍道又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領悟。
道士們吟誦的追悼經文低沉而綿遠,讓他漸漸出神。
張天洞好似再度出現在空中,神色淡然,緩緩施展他的六劍。
捨生六劍。
趙洞庭捫心自問,若是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譬如元軍攻到大宋皇宮,自己能如張天師這般捨生忘死嗎?
熊熊的火焰好似突然被風吹動,橙黃的焱苗齊齊向著北方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