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趙大還有任偉、龔奇志率著將士在這日黎明時分就離開泌陽城,向著宋城的方向趕去。
他們雖然不知道現在元屋企是個什麼部署,但對於整個中路的局勢而言,現在和嶽鵬匯合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
他們這麼多人沒法瞞得過元軍的探報,想要起奇兵去突襲開封府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而且,元屋企要是避戰不出,那就算派遣再多的奇兵前去,也只能被擋在城外。
陳文龍直把文天祥等人送到城外兩裡餘遠,顯得有些依依不捨。
雖說文天祥乃是軍機令,但到戰場去,沒有誰敢說就保證能夠活著回來。
而此時,在海外流求島上某處,也同樣經歷的分別。
現任大將軍的莫里率領五萬流求大軍準備出征。
這幾乎是流求的全部兵力。
海岸邊停靠著許許多多的海戰船,在波浪間微微晃動著。
流求的將士們站在樹林外邊,沿線排開。五萬將士,那真正是幾乎將整個海岸都給站滿了。
他們來自於流求各處,先是從流求各城出發,然後才匯聚到這裡,準備出征。
遠處些有不少百姓,其中有些哭哭啼啼。
他們是住在離這海岸最近的那座城裡的。那座城同樣被調遣出來不少將士,其中就有他們的家人。
到現在,流求還沒有能夠施行大宋那樣的徵兵制度。他們的大軍中有許多人都是獨生子,要是死在外邊,那真就是天塌了。
甚至有些將士的妻子才剛剛生下孩子不多長時間,懷抱著嬰兒,在遠處些哭成淚人。
這注定不會是個讓人身心愉悅的場面。
但不管再如何不捨,再如何的擔心,卻也沒誰能夠阻止大軍的出征。
國主有意和大宋國聯手去進攻過高麗國,這還是頗為受流求國民們支援的。
他們或許並想不明白攻打高麗對流求到底有什麼好處,但他們知道大宋國這些年來始終都在扶持他們流求,而且在國主的帶領下,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這就足夠了。
他們只需要知道阿星皇值得信任就行。
在軍鼓聲中,一隊隊流求計程車卒們走到海邊,登上戰船。
戰船的風帆也緩緩升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