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戰報中說建康軍區的將士們還有天牢、天慧兩軍最終得以打敗元軍,且讓得元軍中高階將領也是陣亡無數,連主帥佔不臺都死在軍中,但這仍是不能減輕趙洞庭心中的痛惜。在他心裡,就算是元軍陣亡再多,也不能讓大宋將士們再活過來。
太大了。
這樣的代價太大了……
在御書房裡看完這封戰報,趙洞庭愣愣坐在床榻上出神良久。
何方松、金灝、姜修……
那可還是他在廣南西路和元軍廝殺的時候就跟著他的啊……
如今這昌盛的大宋,有著他們這些人磨滅不去的功勞。
而現在,他們這些人卻再也沒有機會能夠享受到他們好不容易才打拼下來的這份江山。
趙洞庭緩緩閉上眼睛,再睜開時,眼睛有些紅了。
“皇上……”
侍奉在旁邊的劉公公輕輕喊了聲,連忙遞上毛巾。
趙洞庭擦了擦眼睛,嘆息道:“將蘇副軍機令、陸國務令、趙監察令他們都宣過來吧……”
“是。”
劉公公答應,向著外面走去。
過不多時,蘇劉義、陸秀夫、趙與珞、王文富等人便到得趙洞庭的御書房裡。
他們這些各省的正副令都是中樞內閣中的成員,也是趙洞庭的智囊團。同時也可以說是大宋國事最先裁定者。
哪怕是溫慶書管理的明鏡臺,也多隻是監管作用。在國家大事上,決策力遠遠不如中樞內閣。
起碼現在是這樣。
譬如收到戰報,趙洞庭也只會宣中樞內閣,而不會去宣明鏡臺的明鏡們。
整個明鏡臺,也就身為秘書的溫慶書被宣過來。
從某種意義上說,溫慶書在朝廷裡的影響力還真比鍾健要更大些。
“皇上!”
走進御書房後,眾人都是給趙洞庭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