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兩個陣地裡便都是亂糟糟起來。
那些元軍在短短的時間內便是大勢已去。
面對著這麼多的天英軍、天富軍將士,僅僅憑藉他們那點兒兵力,顯然沒法招架得住。
在被大宋禁軍壓制以後,兩個陣地的元軍將領便都相繼率著將士匆匆向後退去。
何方松、金灝兩人率著大軍在後面窮追不捨。
如此硬生生從前沿陣地追到元軍的第二道陣地防線,元軍不知道陣亡多少。
只面對著元軍的第二道防線,何方松、金灝兩人並沒有再率領大軍直接撲上去。
打仗是要講究技巧的。
雖然他們就算是蠻打也能夠獲勝,但那樣,卻會讓得將士們付出更大的折損。這無疑是金灝和何方松不願意看到的。
他們可不想再拔除元軍的幾個陣地以後,他們天英、天富兩軍也被打殘。這太虧了。
而就在何方松、金灝等人在部署著拔除元軍第二線陣地的時候,佔不臺率著元軍也是距離這裡越來越近。
從神仙嶺外要通往宋城,只有兩條路可以走。從宋城往神仙嶺自然也是這樣。
這其實頗為不合佔不臺的心意,因為他率軍也只能從官道襲擊宋軍。沒法對宋軍形成合圍之勢。
除非他選擇從別的方向繞到神仙嶺的後方,而那,就不知道要耗費多長的時間。
而且在距離這麼近的情況下,他大軍的動靜也遲早得被宋軍發覺。
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於是,佔不臺便命令麾下的騎兵輕裝上陣,先前往前沿去將建康軍區的大軍咬住再說。
在佔據著極大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佔不臺顯然也是頗具信心。
哪怕他拿不準自己這些兵力就能夠在正面廝殺的情況下將建康軍區全殲,但哪怕只是將建康軍區打殘,也是他佔了便宜。
他在這中路要做的,可只是將祥龍、建康軍區兩軍驅逐出去而已,而並不是勸諫建康軍區、祥龍軍區兩軍。
只要能夠將兩軍打殘,讓他們退出大元地境,那他就是大元當之無愧的大功臣。
官道上,黃塵滾滾。
元軍本就最為注重騎兵,國內大軍也是以騎兵居多。佔不臺麾下十六萬餘眾,其中騎兵便佔據足足八萬有餘。
以前的元朝騎兵,通常還會有數個幫手專門替他們服務,給他們換馬、背糧、武器等等,而現在,可沒有那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