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也是高興。
這縣令帶著官吏們出來投宋,能為他省去不少事。雖然朱陽守軍肯定守不住朱陽縣城,但打起來,天貴軍也必然會有折損。
投降是最完美的結果。
而那梓高義的信差此時也道:“將軍!我等奉虢州知州大人之命前來,知州大人願意舉州投降!還請您高抬貴手。”
巴統哈哈大笑起來,“抬,抬!”
他本來以為要拿下這虢州,多少得費些力氣。真沒想過,勝利會來得這麼輕易,簡直是意外的驚喜。
只不知要是他知道這全然是因為梓高義受了魯巴的刺激,會不會在家裡供起魯巴的長生牌位。
其後,在巴統率著天貴軍進城的時候,城內的千餘守軍都已經是從城頭撤到城下。
兵刃、甲冑丟了一地。
天貴軍將士們很快將這些兵刃、甲冑都收集了起來。
一眾官吏、守軍也都被押往城內。
雖然他們是投降的,但在上面下達命令以前,他們還是得被關押起來。
梓高義的那幾個信差匆匆向巴統辭行,又往虢略城趕去。
但在翌日,巴統還是率著往虢略城去。
就算梓高義投降,他也得去接手城防。
長沙。
今日裡發生了兩件事情。
其一,是張庭恩終於說服了他的爺爺張世傑,奉命前往北疆,踏上他的沙場之路。
趙洞庭沒有給他安排具體的軍職,只是給他口諭,讓嶽鵬酌情安排。
已經退休的張世傑帶著家人親自將張庭恩送到城門口。
雖然他還有其他的孫兒,但這並不代表張庭恩在他心中的份量就不重。
他最希望的當然還是張庭恩在御書房積攢足夠的資歷後,被皇上派予地方或是某部任職。
但前往北疆是張庭恩自己提出來的,而且也表現出足夠的堅決,他也受其感染,不再阻攔。
當初張庭恩在他面前跟他說起這事時,他彷彿想到了十餘年前的自己。
那個時候隨著朝廷奔波流連,他什麼時候不是有著為國捐軀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