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上賦予明鏡臺這樣的權利,那意義可就大了去了。這意味著,以後他們的任免大權將不再完全掌握在皇上手中,而是到了那些明鏡手裡。
而明鏡代表的是什麼?是百姓啊!這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在這個等級觀念仍舊有些森嚴的年代,他們這些重臣,誰也沒有想過以後自己的任免將會由民意來決定。
皇上素來看重百姓,常常是君為輕,民為重,但也沒想過,皇上會將百姓的地位提高到這個地步。
不過陸秀夫等人也只是沉默著,並沒有誰出言反對。在趙洞庭說出這句話後反對,那十有**會讓皇上認為是他們心中有鬼。
當然,這也和他們問心無愧有著極大關係。如諸部在長沙的這些主官,那都是趙洞庭精挑細選的,忠心程度很高。
縱觀整個大宋,如溫哲彥那樣的,畢竟也就出現一例。趙洞庭見眾人不說話,微笑道:“如果諸位沒有其他意見,那這件事便算這麼定了?”陸秀夫等人皆是預設。
趙洞庭從床榻上站起身,又道:“那等下朕便發下聖旨,向各地傳達朕的意思。”其後,陸秀夫等人在御書房內看著趙洞庭讓張庭恩擬旨。
路級內閣、州府級別內閣以及縣級別內閣和中樞內閣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閣員就是以當地各部主官組成。
趙洞庭這等於只是將主官的權利分散下去。到聖旨寫完,趙洞庭直接遞給陸秀夫,道:“各地內閣具體組建之事,便由陸愛卿你去操辦吧!待內閣組建以後,皇城以及各地的軍政大事,便全由內閣做主。非是天大的事情,無需向朕請示。只各種政策簽發前,給朕過目即可。”霎時間,陸秀夫等人看向趙洞庭的眼神都有些古怪起來。
他們突然覺得,皇上忽然要組建內閣,怕莫不是要分散主官權利那麼簡單。
皇上這還是要當甩手掌櫃啊!也虧得皇上能夠想出這樣的辦法來。不過他們也已經習慣了,畢竟趙洞庭向來都是能不操心的事情便儘量不操心。
除去心裡苦笑,也沒別的辦法。隨著這組建內閣的政令由快馬攜帶出城傳往各地,大概意味著,大宋從此將踏入新的形態。
是好是壞,除去自後世穿越而來的趙洞庭以外,怕是誰也沒底。不過溫慶書必將成為整個大宋炙手可熱的人物。
以前明鏡臺尚且只是有監督之職,現在卻有任免之職,看似相近,但實則是天差地別。
即便溫慶書掛職的明鏡臺並不算是衙門,但想必誰也不會再小覷她。不過區區女才子的溫慶書因組織捐款之事而在短短時間內就受到皇上這般重用,怕是又得讓不少人心生感慨了。
……科舉時的長沙城異常的熱鬧。在這個時候,朝廷將組建內閣的訊息張貼上榜,不知引得多少人觀望。
這很快成為長沙城內最為熱門的話題。那些個在嶽麓書院考試的舉生們在散考以後,聽到這個訊息,更是議論紛紛。
他們到底是讀書人中的尖子,較之尋常百姓要更能明白皇上組建內閣的新政將可能給大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以後,大宋的官怕不是那麼好當了。準確的說,應該是貪官汙吏不那麼好當了。
這算好事還是壞事,人各有志,不好分辨。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微信關注
“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