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年約四十的沅英豪輕輕點頭,又道;“自吐蕃大軍兵壓黎州以後,皇上便命我們成都府將士在雅州、成都府沿線佈防,其後,因吐蕃兵並未有進攻跡象,我等請示皇上,皇上又讓我等匯軍於這黎州境內,同時,還派遣大理禁軍袍澤們兵發吐蕃。但直到現在,吐蕃兵都還沒有什麼動靜,本將想再呈奏摺於皇上,請示皇上咱們接下來該如何做,諸位是何想法?”
殿內有些許的沉默。
然後孫樂語緩緩站起身來,拱手道:“沅將軍,我是文臣,對於行軍打仗之事遠遠談不上熟稔。只我以為,若是咱們大軍繼續屯於黎州境內,光是糧草等後勤物資便得耗費無數。吐蕃國無外患,他們耗費些糧草或許不打緊,但咱們大宋此時正值戰火綿延之際,這般和他們對峙實有些得不償失。”
沅英豪看向孫樂語,“那孫大人的意思?”
孫樂語道:“我以為咱們不僅僅應該向皇上呈摺子,更應該在其中言明利害,要麼打,要麼和,請皇上下個定論才好。”
沅英豪又看向殿內眾人。
眾人中大部分都是輕輕點頭。
雖然大宋守軍並非是禁軍那般的精銳,但也非是怯戰之輩。在漢源城內呆這麼長的時間,其實軍中諸將也是有些不耐煩了。
與其在這裡和吐蕃大軍對峙,耗費糧草,實在還不如帶著將士們在軍營內訓練、演習來得痛快。
“好。”
沅英豪看過眾人神態後,不再猶豫,道:“那本將這就寫摺子,然後諸位和我聯名上奏皇上。”
守軍還兼著助社安局管理治安,以及應對城內各種突發災難的責任。他,顯然也並不願意繼續在這裡和吐蕃兵消耗時間。
只是很快,便有飛鴿臨空,向著長沙城的方向飛去。
而這個時候,長沙城內也是有不速之客趕到。是元朝的使臣。
只不過這回使臣團終於不再是王惲帶隊,而是個名為李奕南的傢伙是大使。
其實在使臣團尚且還剛剛到得宋元邊疆沒幾天時,趙洞庭就已經得知元朝有使臣團向長沙來的訊息。
但直到今日元使臣團到得長沙北城門下,皇宮內都始終沒有什麼動靜。
以前麻逸、流求國主,甚至是使臣們到時,趙洞庭都會安排陳文龍等肱骨大臣相迎,這回,只彷彿不知道這件事似的。
是以元使臣團到長沙時,實是有些尷尬。
他們看著城內繁華熱鬧的模樣,忽的便生出股被排斥的感覺來。
這讓得在元宮中作為真金近臣的大太監李奕南心中有些嘆息,看來前面數次攻宋,已是讓得宋帝不欲再與大元虛與委蛇了。
他神色複雜看著城內,響起臨行時真金交代的那些話,心裡真是半點底都沒有。
這時,元駐宋大使祁宏達總算是從城內迎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