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怕是將岑溪縣內的守軍全部給調過來了。
他率眾到這以後,也忙不迭加入了疏通山道的行列。
只這過程也是兇險。
其中發生過兩次塌方,甚至折損了兩個守軍士卒。
其後,主簿也帶著數十人趕到,都是小吏、差役等等。馬車十餘輛,每駕上面都綁著幾個大木箱子。
再後面,便是許多的百姓。
這都是主簿等官臨時號召的,多是城內苦力。他們幫忙運過來糧庫內的糧食。
人群湧動。
整個岑溪縣內不知道多少人都在向著這裡匯聚。
這時候,煤礦塌方的事情顯然也是傳揚開去了。
而煤山,也總算是趨於穩定下來。
趙洞庭等人細細觀察過後,看沒有再塌方的跡象,這才讓衙役們讓百姓們上去。
有些膽大的百姓便扛著鋤頭等物加入了守軍將士們的行列。
雖人力在這刻顯得有些微薄,但場面卻是頗為讓人動容。
官民齊心。
縣令等人也終於是重重鬆口氣。
縣令在前頭也沒什麼事了,滿頭大汗地回到趙洞庭身邊,對著趙洞庭深深施禮道:“下官多謝上差了……”
如果不是趙洞庭給他出主意,又幫他安撫百姓,場面怕是不會是如今這個樣子。
趙洞庭看向他,眼中頗有讚許之色。
這縣令約莫四十來歲,蓄有短鬚,看著文質彬彬,但倒也有幾分膽色。
他剛剛這段時間都冒著危險在山道上親自指揮將士們疏通山道,有那麼兩次差點被掩埋在這裡,這些趙洞庭都是看在眼中的。
這是個好官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