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263.狗蛋之言 (3 / 3)

只寒流卻並未消散。

雖氣溫沒有再度下降,但寒冷仍舊在延續。

大宋各地都興起許多煤礦,在趙洞庭發明出蜂窩煤後,總算是讓得各地沒有出現有許多百姓生生凍死的情況。

但在大宋北方的元朝等國,可就是憂心忡忡了。

這股寒冷,已然侵襲到北方有些時日。

而且,比之南方來得更甚。

這是很正常的情況,因為北方的冬天素來就比南方要寒冷許多。

西夏尚且還好,李秀淑未雨綢繆,早就將蜂窩煤的製造方法傳回國內。渡過這次寒流,應是無礙。

而同樣在長沙皇宮之內的圖蘭朵,再有駐宋大使卻並沒有這樣的先見之明。

驟然的寒冷,讓得元朝境內全然沒有新年將至的熱鬧氣氛。

寒流才剛到時,氣溫便是驟降許多,沒幾日,元朝境內就已經出現有人被活生生凍死的情況。

真金等人因擲彈筒等物成功仿製出來的喜悅也早被衝得煙消雲散。

這些時日,真金宣集眾臣不知道商議過多少次,卻都沒有商量出度過天災的辦法。

面對這樣的寒流天災,百姓們需求的便是糧食、木炭。

但木炭怎麼可能供應全國的百姓?

現在元朝中都之內的木炭價格也早是在眼瞅著蹭蹭蹭的往上漲了。

甚幸的是,在寒流到北方數日之後,真金等人倒也得知大宋出現“蜂窩煤”這種新奇玩意的事。

聽說大宋百姓以這種物事在寒冬中取暖,真金忙不迭派人去查探蜂窩煤的製造之法。

但這一來二去的,自是要耽誤不少時間。

等到元朝終是弄到蜂窩煤的製造方法,且在各地開採煤礦的時候,民間已是有不少百姓凍死,也就南京兩路、山東西路等和大宋接壤的地方,倒是透過些途徑從大宋境內購買了不少蜂窩煤,渡過了最初的寒流。

只代價,那就很難說了。

大宋境內的百姓們對元朝壓根說不上友好,有這樣的機會,少不得要痛宰那些元朝的商人。

這些,都不做細贅。

年關之日,趙洞庭中午依著慣例在朝中宴請群臣。夜裡,則是在寢宮中陪著諸女。

楊淑妃和太皇太后謝道清等人也在。

寢宮院中顯得頗為熱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