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如龐紅光這樣的罪過,必是得誅九族的。但自宋皇登基以後,大宋境內便首先取消了這誅九族的律法。
這在他們這些大將看來,也是好事。
因為這種罪罰本就過於嚴苛,矯枉過正。
莫說是九族,其實便是出三服,就已然沒有太大的關係。
要是龐家九族都因龐紅光而獲罪,那實在是無妄之災。
就在這夜,赫連城、曲如劍兩人聯名上書李秀淑,只說興元府已經拿下,龐紅光自裁,對龐家其餘人絕口不提。
僅僅在翌日,李秀淑便在宮中收到這封飛鴿傳書。
看到信上的內容,她只是微笑。
到這時,她的肚子已是高高鼓起。再有月餘,孩子就該臨時了。
她也有些時日沒有再去早朝。
倒不是全然因為怕被朝中官吏們發現,而是懷有身孕,不願再那般操勞。
她是女帝,也是母親。
再看過信後,李秀淑只宣聽潮府內某人到寢宮內。
然後下的命令也很簡短,“龐紅光的那些子嗣,不必留了。那些和他瓜葛不深的人,給他們點教訓也就是了。”
龐紅光為此而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李秀淑也不願將事情做得太絕。
殺雞儆猴嘛!
既然這隻雞已經鮮血淋漓,那也沒有再將其扒皮抽筋的必要。
龐紅光這樣的結局,已然能夠震懾住不少那些西夏國內懷有異心的人。
而在這聽潮府神秘人離開寢宮以後,李秀淑又當即回信往興元府。
她沒有再讓赫連城、曲如劍兩人率軍繼續北上往鳳翔或是臨洮。
西夏能滅龐紅光,大宋天猛、天勇兩軍在其中幫的忙不可磨滅。李秀淑也不敢再不履行自己的承諾。
不是不願,而真正是不敢。
她估摸著,要是自己再不讓赫連城、曲如劍兩人去和宋國禁軍合力進攻新宋,自己那小男人真會和自己翻臉。
在寫信的同時,她腦海中自然而然浮現出趙洞庭的影子來。
畫面,不是特別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