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軍在鬼谷副宮主的率領下正經利州東路往潼川府路行,他們必然是可以回到新宋境內的。
這點,杜滸和鄭益杭都沒法去阻止。
因為他們若要率軍去追擊,必經利州東路。那是西夏的領土,大宋禁軍冒然進去,牽扯太大。
必經就算西夏和大宋是盟友,也絕不會容許盟友大軍輕易進入國境。
李秀淑是個瘋婆娘,若是惱怒,說不得又會作出什麼匪夷所思的事情來。
趙洞庭不願去冒這樣的兇險。
再者,現在就讓嶽鵬、肖玉林他們率軍折返,進攻新宋,會將段麒麟和那些大理、新宋官員豪紳逼到絕境。
到時候會遭遇到怎樣的抵抗,那將是很難說的事情。
趙洞庭並不著急,取新宋可緩緩為之。
這便好似是圍城必闕,先取大理,留新宋。這能讓得段麒麟等人還有退路。
而只要等到北疆局勢徹底明朗,趙洞庭還有足夠的時間去部署。到時候覆滅新宋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只不多時,陸秀夫便將趙洞庭回往元朝的信給擬好了,“皇上,您過目。”
趙洞庭看過,蓋上玉璽大印,便吩咐易詩雨將這封信直接傳往大宋駐元中都的使臣府上去。
兩國雖戰,但各有使臣府,不算是徹底斷交。
連大理,也在長沙城內有使臣府。
只是交戰到現在,大理也並未傳信過來讓使臣求和。
或許,是段麒麟心中還抱著僥倖,又或許,是段麒麟覺得縱是求和也並沒有什麼用了。
趙洞庭基本上是不可能答應大理求和的。
就算是答應,那也必然是讓大理向大宋俯首稱臣為條件。
如此,求和又還有什麼意義呢?
易詩雨攥著信匆匆離開御書房去。
戰事上的事情,算是暫且有個分曉。
張世傑見著陸秀夫等人不再說話,便站起身來,對趙洞庭拱手道:“皇上,那高滿山等人之事,是否現在就給他們定罪?”
趙洞庭手指扣了扣桌面,眼中有著些許殺氣流淌而過,“該殺的殺,該貶的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