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032.黃華書報 (3 / 4)

也即是說,除去那極少數逃出長樂郡的以外,折損在長樂郡的元軍足足有五萬之眾。

有的死在外城南牆,有的死在海岸邊,有的死在內城西門,還有的也是死在他們最後鎮守的陣地裡。

其中尤以外城南牆死的元軍最多,其後便是內城西門。

而此役宋軍折損,共計才堪堪過萬人。

除去高天縱等人出城折損慘重以外,其實後來的守城戰,大宋將士付出的傷亡並不是特別大。

當然,這並不包括陣亡的百姓還有那些江湖義士。

若是算是他們,那數目也絕不算少了。

黃華接過戰果統計以後,便就又回了府衙去。到他的房間內,就開始提筆疾書起來。

如果宋元真要議和,那這封密信當然是越快傳到長沙去越好。

臣黃華遙啟聖上,自元大帥阿術率十萬大軍前來進攻福州,臣派遣……

整個福州之戰,從黃華派遣高天縱、車宏宇等人軍團出城阻敵開始,再到阿術自盡,元軍投降結束,箇中鉅細,黃華都在信上寫了個清清楚楚。

眾江湖義士鼎力相助,湧泉寺羅漢堂主持等高僧大義拼死元朝高手,長樂郡以節度使廉黎明為首的諸多官員上城頭和將士百姓共同抗敵,等等諸多,也都是費了些筆墨。

一封戰報,硬是洋洋灑灑數千字。

到最後,才以他收到皇城密信,以及雙方的戰損數目點睛落筆。

想來這封戰報,應是會讓得趙洞庭還有皇城內眾肱骨大臣們頗為激動的。

因為哪怕元朝已經要求求和,這場勝利的意義也仍舊可以說是特別重大。

這場勝利,足矣奠定宋朝在北疆的不敗之局,且俘虜元軍數萬之眾,這能讓得趙洞庭在和元朝議和的時候佔據絕對的主動。除非忽必烈敢至這些降卒於不顧。而這,應該是每個皇帝都不敢的,因為必會失去軍心。

連己方的降卒都不願意去花費代價贖回來,以後誰還願意為那樣的皇帝賣命?

哪怕是忽必烈,也絕對承受不起這樣的後果。

落筆以後,黃華又細細檢查了數遍,然後便喚進來屋外親衛,道:“將此報八百里加急,傳往皇城!”

只是等親衛剛剛離開,他卻又回到了書案後寫起信來。

臣黃華遙請聖上允許臣為此役陣亡將士立功德碑。

臣黃華遙請聖上允許臣誅殺元軍中諸將,使其群龍無首,以絕後患。

這封信很短,總共就這麼兩句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