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顯然是主張讓張紅偉等人去攻打大理的。要不然,不會再眾人表態之後,還特意去詢問蘇劉義的意思。
又過半晌。
陸秀夫對趙洞庭道:“皇上,若是攻理。封合璧大軍逼近長沙,又該如何應對?”
趙洞庭只道:“朕相信張副軍機令和我朝禁軍的實力。”
然後想想,又道:“縱封合璧真正逼近,咱們也可以遷出這長沙城便是。只要咱們大宋禁軍還在,這大宋,便不會亡。”
他當時從雷州起家,深深明白這個國家真正的依仗是什麼。
根基,是百姓。
依仗,卻是軍隊。
陸秀夫再不懷疑趙洞庭的打算,拱手道:“那……老臣是否要準備籌措糧草?”
眾臣都是看向趙洞庭。
其實他們心裡仍舊未必認可攻理這個主張。隻眼下趙洞庭的意思已經表示得很明顯,他們也不會再說什麼。
這是趙洞庭以往連戰連勝,短短數年就將大宋打造得這般興盛而積累起來的威望決定的。
這些老臣都覺得趙洞庭的想法不會錯。哪怕,這想法和他的想法有些相悖。
趙洞庭眼神再度掃過眾臣,重重道:“準備糧草!軍械!朕要趁此良機,覆滅大理!”
“皇上聖明!”
眾臣盡皆拱手。
而後不多時,眾臣便退出大殿去。
陳江涵、李慶雲、許月松等人結伴而行。他們是各部主官,要保證張紅偉等大軍後勤便斷,自是需得好好商議。
國難之時,誰都得出力。
前線廝殺是武將的事,這後勤保障,就是他們這些文臣的事了。
而且這些事,說不定比前線廝殺還要更為耗費心力。
楊淑妃跟著謝道清去她寢宮。
這讓得趙洞庭都有些意外。
他當然也能感覺到謝道清現在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不同了。
只他當然樂意如此,因為能省去不少麻煩。起碼,這宮內除了全太后,不至於還有個謝道清也讓他心煩。
這兩個女人都是大宋先皇遺孀,他是打不得,殺不得的。
待謝道清和楊淑妃走,趙洞庭也帶著劉公公、韻景還有易詩雨往御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