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衛司和宋朝的侍衛親軍差不多。
這兩職位,都可以說是位高權重,有地位,也有實權了。
可赫連棟、赫連城父子眼中,都只有苦笑之意。
再大的官,在中興府都只能仰仗女帝鼻息。他們以後,別想再過在甘肅軍司那樣逍遙自在的生活了。
而在坐鎮中興府的各要職都各有所屬以後,李秀淑也果然露出來她的真正意圖。
她行事風格和仲孫啟賦大相徑庭,當真是稱得上雷厲風行了。
原本心有忐忑,沒得到封賜的眾西夏老臣終於是等到福音。
他們中間所剩之人不出意外個個都被分往各軍司中任封疆大吏,甚至有人被直接派往軍中。
此行跟著李望元出征立功,沒有什麼後臺背景的將領,也被安插進去不少。
李秀淑培養自己勢力,要將整個西夏都盡皆掌握在手中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到不可能再明顯的地步。
但眾望族族長此時又能如何?
眾人只如啞巴吃黃連般,有苦難言。
說是封賞,但對於他們而言,卻實在是處罰啊!
誰都沒有再去對別人幸災樂禍的心思了。
一時間,眾人心中大有惺惺相惜,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
等到封賜完畢,有成串的太監端著官袍、頂戴上殿。
一個個望族之人苦哈哈從太監手中接過這些物事,還不得不再度向李秀淑叩謝。心裡可謂是憋屈至極。
一步失,步步失。
從入了中興府那刻起,他們便是“敗局已定”了。
誰心中都不好過,但到這時,卻也沒再覺得不服氣。李秀淑手段和心計,已經足以讓得他們這些老狐狸都心生讚歎。
很難想象,女帝竟會有這樣的膽識和手腕。若是尋常女子,便是有仲孫啟賦等人相助,也絕不敢這樣大刀闊斧。
當然,尋常女流之輩也絕不可能得到仲孫啟賦等人效忠。
有些對名利追求不是那般熱衷的人,這刻還真有點兒想開了。
既然女帝有這樣的手腕,較之之前皇上還要勝過不少。效忠於她,貌似也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