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只要在殿試中能夠取得不俗成績,定然能在現在尚且青黃不接的朝廷中得到重用。
改革後第一次科舉,也勢必是各地寒門學子出人頭地的最佳機會。
縱是那些個沒能得到殿試資格,只是透過鄉試、府試、院試的人才,也個個都得以成為了朝廷官員不是?
其中最為奪目的是夔州路一學子,在院士中成績不錯,竟是直接成為了一州主管農業的主官。
這品階絕對不算低了。
對於平民家庭而言,已然是一步登天。
試想,若是能在殿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其被安排的官職會低到哪裡去?
這幾日,長沙城內個個客棧都是爆滿。各官吏府邸也是門庭若市。
這是舊俗。
要拉攏這些可能登天的寒門學子們,此時無疑是最好的機會。
有官員甚至不惜將家中女眷下嫁給那些寒門學子,為的就是賭這些學子能夠在殿試後出人頭地。
而寒門學子也自是樂得如此。
能參與殿試者,就算最終被刷下來,想來也會被安排官職。到時候朝中有人,總也能為以後晉升鋪路不是?
於是這幾日內,長沙城內成婚的人不在少數。寒門配貴族的例子不勝列舉。
還有參與殿試的女子,更是受到長沙城內年輕俊彥們的強力追捧。
這可是未來女官。
皇上執政以後,武勳地位極速拔高。現在看來,女人的地位也能拔高不少。
在宮中的趙洞庭對此心知肚明,但也只是聽之任之。
這社會,總少不得人情關係。
不過他也不會管這些貢士們有何關係,有何後臺。自己親自主持殿試,最終都以成績說話。
只是同時,監察院卻有不少暗探遊歷於長沙城各大街小巷之類。
這是趙洞庭的授意。
雖然鄉試、府試、院試之時就已經考較過這些舉生人品。但到殿試,他還是不願漏過這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