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皇上說什麼便是什麼了,蘇泉蕩當即揮揮手,對士卒吩咐道:“將他們全部推出去斬首,首級示三軍將士,讓士卒們好好看看,元賊也不過如此。”
一眾被五花大綁的元軍將領全都瞠目結舌。
這不對勁啊!
按照常理,宋朝小皇帝不是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服我等這些人納降,然後我們順勢拜倒,高呼幾句皇上聖明,願意效死的嗎?什麼話都不說,直接就要推出去斬首算怎麼回事?
這些將領都不是蒙古人,有些以前家國就是被蒙古大軍給屠過的,忠心自然也高不到哪裡去。
在元朝,多數外族將領其實都是屈服於元朝的威勢,為求活命,不得不降。
登時,有些壓根沒想死的將領站不住了,跪倒在地哭喊道:“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啊!”
只有些是真心歸降元朝,有心求死的將領兀自昂脖子站著,不屈地怒瞪著趙洞庭。
趙洞庭心情爽落幾分,覺得這才是該有的畫風,卻仍是拿捏道:“你們是元賊將領,犯我大宋疆土,屠我大宋軍民,朕為何要饒你們?”
有心眼活泛的降將立時聽出來有戲,連道:“我等願意以待罪之身為皇上效命!”
“哼!”
那些極有風骨的將領則是冷哼,滿臉極為不屑的表情。
趙洞庭心裡,自然還是佩服這些有風骨的將領的。但是,佩服和國事卻是兩回事。
他很明白,這些人縱是願意投誠,也需要費很多的唇舌,而現在,他並沒有這個功夫,也沒有這個閒心。因為縱是勸降他們,到時候也仍是得花心思防止他們再度倒戈。
在碙州島上吃過一次虧,趙洞庭不願意在同樣的坑裡再次栽倒。
當然,更主要的是,這些降卒問題已經讓得他頗為不耐煩了。
當下,趙洞庭淡漠道:“既然如此,暫且先將他們留下,讓他們去勸說士卒。至於這些不願效忠於我大宋的……”
他沒繼續往下說,但蘇泉蕩已經會意,士卒們立刻將那些兀自站著的元軍將領給押了下去。
有兩個見機得快,連忙跪倒,倒也暫且保住了命。
趙洞庭仍是持劍立著,彷彿對剛剛的事情並不放在心上。
其實,他的內心並不是特別平靜。若是可以,他當然願意全部招降,但世上,顯然沒有這樣的好事。
到得近午時分,文天祥匆匆差人來報,說王文富已到府衙中,正在他的臥房內。
趙洞庭知曉文天祥的意思,王文富曾是南宋國子監祭酒,自然是才華滿腹之人。文天祥這是想讓他去勸說王文富重新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