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的生活其實挺不錯的。
父母俱在家庭和諧,長得好看還是個學霸——就連經濟問題也在死黨這個金手指的幫助下解決了,還擁有了特殊的力量,也認識了一群挺可愛挺有趣的人,他的生活算的上很美好了。
可世界並不美好。
以自身所見所聞等等閱歷去認知並解讀世界是很可笑的。
這也是很多學者越博學越謙遜的原因。
我們圈住的已知越多,那的邊緣之外的未知也會隨之增多。許多問題換個角度就能得到不同的解讀,哪怕是同一事物僅僅是視角高低的不同那麼看到的東西也會不同。
所以不管是正能量的雞湯,還是負能量的喪氣話都沒有對錯。
它們只是一種資訊。
生而為人需要的是有選擇的摘取資訊用以構建自身的內心世界,保障我們內心世界的安寧和諧。
對於那些傷害打擊我們內心世界的人,我們要勇於反駁和反抗,我們要勇於保護好自己的內心世界。
而內心世界的構建其實也有“基本法”。
這基本法源自生物天性的基本規律。
李堯曾見過大雪時坐在廣場上啃著生硬桃酥落淚的中年人,不知他是為自己的辛苦落淚還是為家中妻孩的困頓難過。
他也曾見過大雨時坐在街邊小攤上對著一碗粉痛哭的年輕人,也不知他是因情殤難過還是為自己無法給予幸福而痛恨。
人間這麼複雜,
他是法師,不是神。
他解決不了那麼多煩惱。
所以在射程內能幫的他會幫。
對李堯來說,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不是深明大義等等崇高的詞眼。
而是天冷了會自覺穿上秋衣秋褲,會把褲腳塞進襪子裡,會把上衣塞進褲腰裡。
照顧好自己,
照顧好家人。
在這個基礎上,能力所及內幫助親族,回饋族群乃至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