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午良寫給屈原的,不再是以往那種毫無營養的噓寒問暖信。
相反——
楚王在書信之中,以非常篤定的口吻下令!
命令屈原再在後方徵發十萬戍卒,作為後備部隊……
屈原不禁一陣苦笑……
對於楚王熊午良之‘穩健’,屈原一點兒也不陌生……北方六國的窘境不是秘密,不管是北方六國之人、還是楚國之人——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大戰在即。
對於這一戰的重要性,再怎麼說都不過分!
若是打贏了,那麼楚王鯨吞天下的宏願,進度最少也能縮短二十年!
若是打輸了……
屈原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即便是對財大氣粗的楚國來說,這一戰也輸不起——如果此戰敗北,楚國損失的將是五十五萬精壯人口,其中更是有用了重金砸出來的十五萬精銳武軍……
如果此戰戰敗,楚國還將在戰場上損失大量的輜重。
以楚國之龐大,就算打了一場空前慘烈的敗仗出來,肯定也不至於亡國……但是無疑也會元氣大傷,至少要二十年的時間,才能逐漸恢復元氣。
屈原今年已經快六十歲了——在這個時代來看,已經算是妥妥的高壽。
或許在遙遠的二十年以後,正值壯年的楚王熊午良仍然有機會再度‘北伐六國、以武止戈;山河一統、永消兵戈’……但是屈原肯定是看不到那一天咯。
輸不起啊!
對於這一戰,屈原可謂傾盡全部力量支援前線了——以楚軍的飲食標準,即便是殷富的楚國,也有點兒捉襟見肘……屈原仍然勒緊褲腰帶,拼命滿足前線的一切要求。
此外,熊午良打造的海量鐵絲網,也用掉了大量的錢帛。
眼下楚王還要再徵發十萬戍卒……屈原不禁陣陣苦笑。
楚王實在是太穩健了!
對於熊午良的算計,屈原也很清楚——這十萬新徵募出來的戍卒,無疑將是預備部隊。
如果楚軍取勝、但前線軍隊傷亡慘重……這新徵發的十萬人馬,就將成為大楚北上、奪取新疆域的重要生力軍。
如果楚軍戰敗,這十萬後備部隊也是最後的指望,可以儘量守衛一些關鍵節點,保障楚國不會淪陷太多國土……甚至還可能借此翻盤。
如果楚軍和北方六國聯軍鏖戰不相上下,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將這十萬人投入戰場,想必也是奠定勝局的關鍵一招!
綜上,這十萬後備軍隊,充分體現出了熊午良的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