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變得很快。
或者說,值得記憶的東西,在變少。
夏朝七年後,顧擔已經很少留在顧家小院之中。
他開始出門走動,並非是拜訪誰,而是沿著姬老留給他的那些大月所探查過的仙蹤遺蹟,前去尋覓觀覽。
那些曾經在歲月中掀起過波瀾的遺蹟,重新落入顧擔的眼中。
並沒有什麼特別銘記的東西,早在顧擔到來之前,那些東西已經被犁地般的探尋過許多次,不可能再留下什麼。
與其說是想要從其中發現些不一樣的東西,不如說是給自己找點事情去做。
顧擔開始不再動用修為。
好似傳說中的苦修士一般,用雙腿丈量天地,用雙眼去觀覽浩瀚山河。
據說很久很久之前,最開始的那些修士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從天地間獲取其中的一份力量。
只有當腳掌真切的落在塵世,才會發現個人的渺小,與天地的浩大。
芸芸眾生之間,仍有無數風光險境,人跡罕至。
世之雄奇,多在險遠。
顧擔在紅塵之中體悟,以另一種方式開始修行。
在這份不求什麼的心境之中,變化也悄然而至。
當又一次照常修行《白蓮觀想圖》的時候,已經許久沒有任何動作的《白蓮觀想圖》中,三十六瓣的蓮臺,開啟了第三枚花瓣。
伴隨著識海之花的盛放,一股奇妙的訊息也自然而然的湧入到腦海之中。
“白蓮清心法。”
當全面接受那股訊息之後,顧擔眼中精光閃過,自然而然的已將其掌握,察覺到了其中的奧妙之處。
三十六瓣蓮臺代表道果。
裡面所蘊藏的,不僅是神魂修行之法,還有神通妙術。
正如同清平子所推測的那樣,修仙之人,當澄明本心,不染塵埃。
心法雖非殺人之術,對自身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
默默的運轉著《白蓮清心法》,半日之後,已然感到有些許疲憊之意的顧擔精神煥發,頭腦清明。
歲月在他身上消磨掉的東西,並未掩蓋心靈,只是盪滌了其上的塵土,讓人的身心更加空明。
而被精神烙印所糾纏的神魂之中,那被佔據的部分也已經被持之以恆的消磨掉了一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