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些怒而殺人的遊俠被斬首之後,原本幾乎沸騰的人潮總算是止息了不少。
見了血,總歸是好說話的。
這位名不見經傳,僥倖登基的夏皇,也並非是不敢殺人。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夏朝立國,火又要燒到何處呢?
雖然暫且還沒有一個切實的著落,但新的國家已經宣佈建立,且已經開始切實的施行。
已容不得遊俠再目無法紀,仰仗自身武力肆意行事。
這個時候,很多人方才注意到路邊擺放的白花。
那些白花覆蓋一片,延綿不絕,勝過周遭爭奇鬥豔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鮮花一籌。
這些白花並非是為了慶賀夏朝立國所留,而是為了哀婉聖人的故去。
能夠有能力發出自己的聲音的,終歸還是少數人。
很多普通民眾,其實只是看個熱鬧。
但當知道聖人不在,一心一意為百姓做事的人不在後,心中未嘗沒有悲切之感。
自大月到如今,他們已經遭受了太久的磨難,即使四國聯軍已經退兵,可若是對未來的日子沒有了盼頭,待在夏朝又和待在大月何異呢?
大部分人對聖人的欣賞和歡喜,皆是來自於心中有盼頭。
相信如果有聖人在前方帶領,能夠讓他們生活的更加美好,這就是扛旗之人的作用。
當最初的群情激奮過去,剩下的便是冰冷而麻木的現實。
於他們而言,人死不能復生。
聖人既然已經逝去,那便不會再回來。
而他們,還有著自己的事情要去做。
無論何人歸去,何人回來,該過的日子,總得過吧?
無非是少了一份對朝廷的期待罷了。
以前的日子,不也是那麼過來的?
人流開始散去。
唯有一些讀書人,還留在原地,仍舊對著夏朝,對著夏皇口誅筆伐。
但聽多了也就懶得再聽。
當街道上人流少了大半的時候,顧擔將許志安他們給送回到了小院之中。
該看的熱鬧都已經看了,剩下的一地雞毛,還需要慢慢去收拾。
“夏皇是誰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