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擔沉默片刻,“這兩個字,有些大了。單取一字便已不易,若能做到,亦可名垂千古。”
“那就夏!夏朝!”
王莽眼中爆發出璀璨奪目的光彩。
禮儀之邦,謂之夏。
新朝當為夏朝,以墨丘之大義名分建國。
墨丘願為道義赴死,新朝亦當通曉禮儀,教化百姓,以使四方仰德。
“先通告四方,等到大月境內的百姓都知曉後,再加冕為皇。”
顧擔輕輕點了點頭,沒有什麼意見。
“還以墨子、墨家的名義嗎?”
王莽問道。
想要建國也是一件麻煩事,雖然有現成的爛攤子在,但你冷不丁的冒出來一個夏朝,鬼知道你是誰啊!
你說建就建?伱丫算老幾!
所以宣稱還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不是“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那也得讓世人知道你都幹了啥,有怎樣的德行,憑什麼輪到你來掌管天下社稷。
沒有這些,不足以去安撫人心。
畢竟王莽這個名字,對於絕大多數未曾聽聞過的百姓而言,根本沒有任何的概念可言,無法信服。
在這方面,王莽別說是和墨丘去比,就算是黃朝,甚至掛了的白蓮教主都比他強太多太多,想要在最短時間內人心歸順,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說服力。
而最好的說服力,當然是以墨丘的名義。
當世聖人的名頭完全已經足夠,說是眾望所歸也不為過,唯一的一點小小的問題便是墨丘不在了。
以墨丘和墨家的名義宣稱,結果最後上臺的人卻並非墨丘,甚至連墨丘的影子都見不到,這未免有些可笑,而且後果難料。
“你是墨兄的大弟子。”
這的確是一個頗為棘手的問題,但顧擔心中已經有了盤算,“秉承墨家之義,對你來說理所應當。墨兄為百姓赴死,天地同悲,四國見識到聖人的光輝後,自慚形愧,主動撤兵,賠禮道歉,願仰慕聖德教化”
王莽默默的聽著,雖然墨家現在還有一位宗師,但毫無疑問,顧擔的言語才是決定性的關鍵。
顧擔說四國是因為仰慕墨丘的德行而投降賠禮,那四國就是因為仰慕墨丘的德行而投降賠禮。
你看四國敢不敢不承認。
“那也就是說,要告訴百姓,墨子,隕落了?”
王莽小心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