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三十哦,沒有宗明這個年號了,宗明帝已經死了。
新皇上位,理所當然的,年號也要換。
新皇的年號在冬日剛過後,便已經敲定。
康靖!
這一年,合該是康靖元年。
每位皇帝上任的年號,大抵符合其心中的某種期許或者情緒,單純覺得換年號好玩爺樂意的除外。
比如宗明帝,之所以選擇宗明二字作為年號,便是因為先皇抗住了重重壓力,堅持立他為太子,最後能夠成功榮登大寶,先皇排除了重重阻力的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表達對先皇的敬仰,宗明帝最終敲定了“宗明”二字作為年號,表示沒有先皇就沒有自己,自己所做出的所有功業,都合該分給先皇一份,大月境內的千千萬萬的百姓可萬不能忘記先皇的恩德,可以說是父慈子孝的人間典範。
宗明帝若成明君聖主,人間合該傳頌此佳話。
此時再看,宗明二字到底是對先皇的敬仰,還是對先皇的詛咒,那可就不太好說了。
世事留待後人評!
同理,新皇,或者說康靖帝選擇“康靖”二字作為年號,不能說是意有所指吧,只能說是直抒胸臆了。
康者,富足豐盛。
靖者,平安平定。
康靖,便是要富足美滿的平定大月內憂外患之局勢!
這個年號的寓意自是極好的,任誰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再也沒有比這個貼切大月此時狀況而又更加吉利的年號了吧?
當然,既要揣度帝王的想法,目光也不能太過短淺,必須深品!
康靖帝既然將“康”放在“靖”前,自是有他的道理在。
四國聯軍說來可怕,可真要橫掃大月,多多少少有些不太現實,大家都是為了搶仙緣而來,又不是真要亡國滅種,打到一定程度,未嘗不能交涉。
可大月境內的各地反賊就不同了,那是挖大月的根!
是可忍,孰不可忍!
康在前,先平亂;靖在後,再拒敵!
前後順序不可顛倒,這是一代帝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