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微寒,天地純白。
一眼看去白茫茫一片,唯有一條古道上留下了許多人行走過的足跡。
昨日剛剛下過雪,腳掌踩在地面上,便會傳出“沙沙”的聲響。
今天是大月境內的“祭靈節”,傳說每當這一天到來,故去之人的魂魄會回返人間,接受供奉和祈福,迎接親人朋友的祭掃,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在這一天去祭拜死去的先人、父母乃至朋友。
顧擔也會在這一天順應潮流的給素未謀面又情深義重的親生父母上香,多燒點紙。
至於見就不必了,真沒那個必要。
眼前這被許多人行走過的古道倒不是什麼風雅之地,恰恰相反,用最廣為人知的名字稱呼的話,沿著這條小道一直往前走,最後就能走到一處名為“亂葬崗”的地方去。
所謂亂葬崗,自然不是什麼好去處。
裡面埋葬著的人,要麼是犯了事情,被官府擒拿問斬之後扔在那裡的,要麼就是冬日被凍死、餓死在皇都之中的災民,衙役們不願廢太大的功夫忙碌,便都丟在了這裡。
只是後來不知怎麼,有人說這地方陰氣比較重,最適合埋葬那些不是壽終正寢,因種種原因又無法埋葬到祖地的可憐人。
反正埋這裡的都是可憐人,黃泉路上大家多多少少還能有個伴。
再後來這種說法就傳開了,成為皇都內近百年的傳統。
當然,要讓顧擔來說,大抵是犯了事兒的人家沒辦法將故去的人埋入祖墳之中,便藉此地一用,換上一種較為好聽一些的說法。
但也不必事事皆較真,這個世界已經很不美好,不妨單純以後者對亡命人逝去的哀思和祝願來看待更溫暖人心一些。
此時還是清晨,這條古道大多數地方的雪水都差點被猜成了泥漿,留下昏黃的雪水,可人影卻是半個都難見。
“看來大家來的都還挺早。”
提著一大包裹著的紙錢,顧擔倒還有心思說個並不好笑的冷笑話。
自然是沒有人答話的。
他也極有目的性的向著某一處走去。
亂葬崗很快就到了,空中還飄蕩著些許紙錢燃燒完但未徹底崩散的黑色餘燼,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極為顯眼。
顧擔走到一處墳包前,伸出手,擦拭掉墓碑上的雪花。
雪花冰冰涼涼,觸及到有溫度的手掌後,便略略融化開一點,沾溼一片,像是水漬,又像哭泣之人流下的淚。
墓碑上寫著六個字。
丁季一家之墓。
六個字,葬著六個人。
這才過去一年的時間,墓碑還很新。
顧擔也不知該說些什麼,只是替丁季掃了掃雪,將紙錢放在墓前,輕聲說道:“我來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