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少年道人環首一看,就是行到六人正中,聽他念了幾句禁言,頂上顯出一輪陰陽法相,又有熾烈火芒,陽火流動。六位元嬰修士被這陽火一照,只覺渾身暖融融,先前疲乏之感漸去,隨後也是趺坐下來,靜心守禦。
遊應洲身形一動,出了此間,目光望遠處看去,方才那二人鬥法皆是神通較量,根本插手不了。此刻再見阿冥陀化出無量佛身,光照大
地山巒,也覺棘手。先前不是不曾兩位赤陽真人聯手,可是每每將其鬥敗,其就是化出這等神通來,如若不能將方圓數百里靈機盡數毀去,那就是做徒勞之功,也正因此,為其所趁,傷了向真人。
他也是緊緊皺眉,若是不能破了這神通,那此一回來不但要空手而回,還定會失去這一方界域,歸真觀危機更甚。心念轉動之後,道,“如是不能將其神通破了,那便要請出天青陰陽壺來了。”
心中如此想,廣袖一抖,就有三十六面陰陽魚銅鏡雁翅擺開,霎時間三十六道光芒往前照去,那些佛身好似不願接觸此光,此光過處就是一片澄淨。
雲沐陽立在天雲上,萬千劍光彌天極地,不過他已是能夠感應出來,便是劍光斬去也是斬在虛空之中,不能傷其分毫。此佛身可虛可實,可變可化,可分可合。但是無論哪一等法門都不會是完美無缺的,總是有短板,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施法之人。
如若將這方圓百里之內所有佛光殺滅,他只需祭出咫尺天涯神通自成一界,任那佛光如何變化都是逃之不去。不過他法力雖是雄渾,但境界未到,一樣不能將這神通臻至完滿,此時施展開來還會留下巨大破綻給對方,此等時候不可冒險。
心中念頭急轉,乾陽天火燈也是激憤起來,再是感應許久,不由現出恍然之色。這阿冥陀本是佛門弟子,修得金剛肉身,萬法難傷。如是按照佛門之法對付那必然是要將對方所有化身都是除滅,但如今其入得魔道,就有一絲魔性,只要能將其魔性抹殺,其法力便成了無根之源。
當下再以乾陽天火燈之光照耀四方,果不其然,只是片刻,就是察覺到那魔性所在。其魔性竟是化作一十六道,毫無主次之分,而且分散各方,這卻又是一樁難處了。
“佛祖有億萬分身,道友此法也是無量變化,貧道神通難破唯有請得法寶出來,不巧也能分化無窮,只看貧道與道友孰高孰低。”他目中一震,腕上兩隻乾坤伏魔圈啥時衝了出來,騰起萬千輝華,閃動之間變作無數鋼圈。
“貧道這寶名作伏魔圈,只看道友入圈來否。”他面上一笑,佛身虛實變化,伏魔圈能夠剋制尚是不知,但若其等一旦化實伏魔圈必然可將其拿住。便在此時,乾坤伏魔圈忽然之間變化出無數光影來,那佛光一觸竟是不自禁抖動,全然不復方才聖潔肅穆之感。
他見此不由面上一喜,此寶降妖伏魔果然有奇效,先前卻是未能將其威能發揮出來。他目光一掃,往前踏了一步,就有金火繚繞,烈烈熾灼,頂上也似有一輪金陽攀升。
阿冥陀再唱一聲佛號,無量壽佛,而後萬千化身就是凝為一具猙獰法相。其手拿佛珠,唱道,“檀越不顧天下生靈,妄開殺戒,貧僧願捨身為天下眾生。”
“何必尋這冠冕堂皇理由,貧道到此就是來殺你的。”
(本章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