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剛剛結束,一支軍隊脫離主力奔向凡爾登。
留裡克仍然留在梅茨平原戰場處理戰後事宜,他必須將事情妥善處理好,再以最好的精神狀態面對新的行動。
陣亡的羅斯戰士仿製在平板車上,他們的身軀以羅斯旗幟覆蓋。
眾將士洗乾淨滿是血汙的衣服,再穿戴上全套的武器防具,他們列陣於道路兩側。
全軍的號角手、鼓手集合起來,也包括軍中帶著笛子的戰士。
悠揚低沉的號聲劃破天空,鼓聲撕裂大地,配合吹響的骨笛更增加悲壯感。
寵妾諾倫培訓了一些樂手,由她編纂的音樂為很多人學習。那些來自峽北極灣的調子空靈而悲愴,那是對陣亡將士英靈的悼念,也像是來自阿斯加德的召喚。
毛驢拉著滿載戰死者,死者為旗幟覆蓋,所有列陣的戰士送自己的戰友最後一程。
押運陣亡者計程車兵全程面目嚴肅,拉扯的毛驢似乎也沉默下來,被人牽著韁繩沒有任何亂叫。
所有的陣亡者將被一路帶回奧恩河畔的羅斯軍大營。
留裡克沒有更多的時間餘量,倘若戰士的身軀開始腐朽到能嗅到臭味,那就是對英靈的褻瀆了。
按照計劃,隨軍祭司在奧恩河與摩澤爾河交匯處設立祭壇。陣亡將士被河水清晰乾淨後,就在烈火中化作灰燼,最後的骨灰封在木箱中,連帶放入的還有陣亡者的一些私人物品。
封箱後刻上陣亡者的名字,最後在大
軍凱旋時送回老家。
所有在編的羅斯戰士,在出徵之前身份資訊就做過頗為嚴密的統計。
在士兵衣服上都縫著一片特別的細布,其上還用更細的麻線鏽上文字,以標註士兵名字以及出身的城市或村莊。
陣亡者的木棺將首先被士兵家屬撿拾,歸來的私人物品是由家屬取走留念,還是隨棺木下葬,全憑家屬的意願。
甚至於陣亡者本身,是葬在莊園或家族的墓地,還是葬在新羅斯堡的大公墓,也全憑家屬意願。
通常而言,仍在奮戰計程車兵考慮到自己若是戰死、受傷病中而死,都希望自己最後魂歸新羅斯堡的「人間瓦爾拉哈」,士兵家屬也希望犧牲的子侄魂歸那裡。
或者說,整個羅斯王國都知道「人間瓦爾哈拉」這一大墓地的存在,再平凡的人也希望自己有幸埋骨那裡。
也唯有那裡,在每年的主要節日,羅斯王國的大祭司都舉辦公開儀式祭祀英靈。那些只是壽終正寢、意外身亡者,順便也能沾上英靈的光得到祭祀。
所有人都清楚,老國王奧托垂垂老矣,老人得享諸神賜予的高壽,可人固有一死。老國王終將故去,他的靈魂一定會前往英靈殿,而留在凡塵的軀體一定會埋在「人間瓦爾拉哈」。
運輸陣亡者的驢車儀式性地在戰士們的直徑中抵達臨時的碼頭,原本運輸物資的長船在這裡集結,現在就有船隻將他們首先運抵後方的奧布
埃大營。
一些戰士在大戰後受了很重的傷,就算得到了救治,那也算是臨終關懷。
一個戰士,沒能第一時間陣亡於廝殺,他的靈魂能否升入英靈殿呢?
留裡克宣佈戰場上受傷而死者,靈魂一樣可以昇天。
一場大戰殲滅掉勃艮第五千餘人大軍,最終僅有兩百個敵人被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