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留裡克的崛起筆趣閣> 第1219章 842年拉格納的倫敦之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19章 842年拉格納的倫敦之役 (1 / 4)

在拉格納看來不列顛的王國如同一塊又一塊的肥肉。

842年,他的眼光盯上了倫敦。據說那裡的金幣堆積如山,這一定是誇張的說法,想必有如此說法絕非空穴來風。

最終一百條丹麥的長船衝向不列顛,他們成功衝向泰晤士河,但面對倫敦城禁閉的大門與堅固的石城牆,拉格納實在束手無策。

“也許,有羅斯人跟著我一起行動,該死的石牆也就破了。”

他面對的實際是倫敦的內城,素有“小倫敦”之稱的真正倫迪紐姆。

內城有著大量的黑髮羅馬人後裔,三百多年前完成殖民的薩克森酋長紛紛與這些高貴的羅馬人結盟,他們依舊保持自己的高貴。

而今威塞克斯的都城雖在慢切斯特,倫敦也是第二首都的存在。若非倫敦的老羅馬後裔的拒絕,她已經是第一首都。

但這一切拉格納和他的丹麥戰士並不知情,也不需要知情。

倫敦的外城就是薩克森人的居民區,緊靠持盾的維京戰士的人力不能得到內城的財富,拉格納就帶著戰士們對著外城撒氣。

他們到處破壞,也本著樸素與野蠻交織的態度,戰士殺死男子俘虜女人,搶掠財物找尋錢幣。

他的行動正卡在一個微妙的時間點。

先王已死,新王埃塞爾伍爾夫繼承王位後便賜予自己的長子埃塞爾斯坦為肯特和埃塞克斯等地的統治權。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國王對長子的愛,他已經在訓練長子的治國能力,未來也必由此子繼承王位。

奈何,北方有新生勁敵挪威人的維京約克王國,麥西亞貴族陷入內戰。趁著北方亂局有意擴大疆土的埃塞爾伍爾夫的確迫使一批麥西亞貴族支援自己,法理上封地也併入威塞克斯。

但維京人的活動越來越頻繁,挪威的維京人已經吃下大片的諾森布里亞領土,他們未來是否會有更大的胃口。

埃塞爾伍爾夫完全不需要懷疑,王國的南部海岸之羅德尼平原才遭遇丹麥維京人洗劫,僅僅過了一年就是倫敦告急。

事實的太子埃塞爾斯坦親自帶兵去解救。

完全不同於法蘭克軍隊有目的的訓練重騎兵,必要時組織大量輕騎兵的國家制度。連年征戰的威塞克斯非常貧窮,至於誰傳出來的不列顛極為富裕實在耐人尋味。

威塞克斯僅能組織少量重騎兵,即便如此也是太子手裡的致命之劍。

由少數精銳的騎兵、步兵,以及大量僅持草叉斧頭鐮刀的農民,組成的兵力多達三千的軍隊直奔倫敦。

士兵多來自肯特、蘇塞克斯和埃塞克斯,雖是最近二十年陸續被擴張的威塞克斯吞併,他們已經親身經歷或目睹了維京人的可惡,憤怒勝過了恐懼,他們很願意跟著太子去祛除惡棍。

三千餘人的兵力給了戰士們極大的自信,但他們真的到了倫敦外城,才意識到局面的不對勁。

外城的民居幾乎都遭遇洗劫,就在泰晤士河上丹麥人的大營,這裡被繩捆索綁著超過三百名年輕女子,另有一百餘人的男子。

就佔有俘虜之女為妻?不!娶了這些女人,生育的孩子大概會背叛奧丁吧。

無論男女都將被變賣為奴,拉格納已經為戰士們找到了買家。

弗蘭德斯伯爵、尼德蘭伯爵、薩克森公爵,這三位法蘭克的分封貴族都不是法蘭克族人,他們有著自己的主張,奈何有些髒活兒不能親自動手。

貴族們有錢有糧,卻缺乏好控制的人口,尤其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可生育的年輕女子。

把俘虜帶到海洋對岸,一來一回每個俘虜至少也能帶來半磅銀幣的收入。

丹麥人完全無力攻破倫敦內城,幾番嘗試也被守軍的石塊箭失打退。他們索性就地抓人,再將空置的房舍縱火焚燒。

就當拉格納有帶著戰利品、俘虜撤離之際,太子埃塞爾斯坦的援軍終於到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