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戶座旋臂內部共有五座‘面積’或大或小的星際文明區。
從內到外,依次為菲德泡佩尼夫文明區、薩巴赫巴爾文明區、科布洛爾塔頓文明區、嘉當羅達勒斯文明區,以及大部分文明疆域處在獵戶旋臂末端,小部分疆域深入銀河暗物質暈區域的帝德羅古廷。
其中,薩巴赫巴爾和科布洛爾塔頓的總體疆域‘面積’大略相等,也都要比菲德泡佩尼夫文明區的‘面積’小三分之一。
同時獵戶座旋臂內僅有的三條長距離高階甬道的其中一條,就處在薩巴赫巴爾和科布洛爾塔頓文明疆域之內。
換而言之,兩座文明區共用了一條高階甬道。
兩者之所以未能合併發展成為一座更大的文明區,原因就在於這兩座文明區之間,間隔了一片幅員範圍達兩千多光年的‘隔離帶’。
在這片浩瀚幽深的‘隔離帶’中,一大半都是無靈灰域,僅存在極少部分的低靈星域。
並且貫穿這條廣闊星海隔離帶的高階甬道,在綿長的貫穿過程中並未分岔出中級甬道和低階甬道,一條都沒有。
所以薩巴赫巴爾和科布洛爾塔頓才會在無數萬年中逐漸形成了兩座文明區,而非僅僅一座。
而在此時,位於薩巴赫巴爾文明區外圍的一顆無人海洋星球——阿熱爾星,正聚集著幾個魔眼教徒。
卡卡!
雷鳴震嚎,龍捲呼嘯。
萬千閃電在阿熱爾星大氣中一經誕生,就如同一隻只頑劣的雷神幼兒般,從上至下順著各種奇形怪狀的路徑,嬉笑歡呼著掀風決雨一路‘滑’到臨近地表的千米高空之處。
一支極速掠過,由數千頭組成的蜻蜓樣貌彩色巨鳥群在躲閃不及之下,瞬間就被百千道雷電轟隆噼中。
但神奇的是,這些比卡車還要龐大的鳥兒並未命喪當場,既而墜向下方沉藍汪洋。
而是周身纏繞著層疊細碎的湛藍電流,不慌不忙的繼續飛向更遠方的天際。
飛行過程中,那些奔騰在它們體表的電流也僅僅流淌跳躍了十數秒,就被其具備特殊常溫超導構造的細密絨毛,在泛起陣陣紅黃藍類似彩虹炫光的同時,小半吸納進了體內,大半導流至外界。
在這顆名為阿熱爾的星球的表面上,除卻一些零散破碎的孤島,就只有廣闊無垠的汪洋,所以全年都被濃厚溼潤水氣包裹,因而只有多雨多雷的熱帶氣候。
因此,這些作為阿熱爾星球本土生物的巨鳥們,就在長久的自然選擇中,練就了一身吸雷移電的手段。
而就在這數千只彩色巨鳥揮舞四隻羽翼極速飛行時,一張巨大到完全覆蓋它們前方所有視野的猙獰巨口突然出現,將這些巨鳥吞風吸雲間全部噬入了其中。
卡卡卡卡!
巨口血紅色腔道內密密麻麻的尖銳牙齒霎時根根林立,如同層層疊疊的圓鋸般極速環旋轉動,將這些懵頭懵腦撞進來的幾千只巨鳥迅速切割研磨成了大股大股夾雜無數細碎彩色絨毛的血肉濁流,被腔道環圈膨湧鼓脹的咽喉一股腦全部吞食下去。
吼!
!
在吞吃了這些彩色巨鳥後,這隻擎天巨口仰天咆孝一聲,便倏然形象模湖,違背質能守恆定律的極速縮小成了一頭身長百米彷若磁懸浮高鐵列車般的黑紅色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