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戰之東北王筆趣閣全文> 第二十八章 卓有成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 卓有成效 (1 / 2)

後世的網上總有人在宣揚,日軍刺殺無敵或者日軍拼刺可以吊打英美白皮豬。其實,日軍的刺刀術並不是很高明,而且日軍較矮的身高在白刃戰中是劣勢的。

但拼刺關鍵看的還是身體素質,日軍的營養高,軍隊伙食遠遠高於中國軍隊,和美國軍隊都差不了多少,同時期能在伙食上壓制日本的只有英美德,這樣豐富的營養就使得日軍的身材非常的壯實。

而中國軍隊雖然身高略佔上風,但伙食太差了,士兵們都在捱餓,營養和訓練不足,瘦弱不堪。這樣計程車兵對上被武裝到牙齒的日軍精銳自然被吊起來打,拼刺不過日軍。

因此,這種問題的歸根結底還是後勤問題。戰士們吃不飽穿不暖,沒有精良的武器,憑什麼和精銳的日軍拼刺能打贏?

我軍的後勤補給從建軍之初實際上就有問題。從紅軍時期,由於根據地不穩定,沒有自己的兵工廠,使得我軍的後勤補給一直是老大難,只能透過繳獲才能實現補給。而且這個問題一直延續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後勤系統都沒有解決。

建國後,抗美援朝時期,對後勤系統的不重視使得我軍在第三次戰役之後陷入了僵局。美軍佔據著絕對的制空權,我軍後勤補給的運輸被美軍空軍多次炸斷。再加上後勤補給體系的混亂,使得我軍完成蘇械換裝後卻沒能打出蘇械的實力,而是被美軍按著打。

舉個不恰當但簡單的例子,長津湖戰役,我軍在冰天雪地中被凍了大半個月,不僅部隊損失慘重,而且還沒能完成吃掉美騎一師的任務。不能說敗,但絕不是大勝。

我們可以說是決策失誤,也可以說是部隊領導對氣候估計不足,也可以說是裝備差距太大,還可以說是叛徒出賣。

我們可以說出導致這場慘勝的很多原因,但究其根本,後勤體系的混亂才是問題。缺乏完善的後勤體系,冬裝補給不到,導致大批非戰鬥減員,九兵團大多數的部隊都失去了戰鬥能力,才讓美軍有機可乘從九兵團的包圍圈裡跳出去。

因此,對於後勤問題,李清河非常重視,他不希望自己的戰士們會因為後勤問題而過多的無畏的犧牲。從設計根據地的最開始,他就在設計整個根據地的後勤情況,力保戰士們不餓著肚子不受著凍,和日偽軍作戰。

劉老鼠是他最好的執行人。作為地主家的師爺,能夠把周家管理的井井有條的人,絕對不是個孬貨色。

哦,扯遠了。

在文化上,李清河等收穫並沒有之前那些那麼大。這也是因為文化本身是個慢活,它需要用時間堆砌,不過還是有一定成效的。

首先,一週的時間,部隊的平均識字水平達到了50個。戰士們已經可以認識50個字,並且可以寫出來,雖然不美觀,但能夠寫出來就是好事。

同時,李清河開設了數學課。數學課老師就是他,招兵招來的這些人裡沒有會算數的,所以只能李清河親自上手。一週的時間,部隊的戰士們基本學會了十位數以內的加減法,還有些較優秀的學會了十位數的加減法。

最優異的幾個年輕戰士已經學會了乘除法,正在向小數點開始學習。這一發現讓李清河欣喜若狂,如果以後他們能夠活下來,這些人將會成為優秀的炮兵、坦克或者其他技術型兵種的軍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