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戰報後。
吳年沒了視察的心情,便率眾回到了中軍,並直達大帳內坐下。近臣們有人侍在帳內,有人去了旁邊帳篷歇息。
他們相當於秘書,草擬聖旨,傳達口諭,都得他們來辦。全天候都有人守著吳年。
吳敏為親兵。
出身披重甲做護衛隨從,入則留宿在帳內。
吳年坐在帥座上,沉吟了許久後。抬頭對北條氏政道:“氏政。寡人打算給城中射箭。”
“用寧谷城雞犬不留的下場。”
“明明白白的告訴城中軍民。如果他們主動開城投降,寡人就饒他們性命。否則城破之後,流血一城。”
說到這裡,吳年的眉目間露出厲色。
如果強攻,死一萬人都有可能。代價太大了,能用計還是用計。
能用巧,還是用巧。
恐嚇,也不失為一種手段。
“大王此計很好。只是臣以為。現在城中將官的家眷都在蒙元大都。他們為了家眷,一定不肯投降。現在他們控制力還很強,那些想投降的人,沒有機會。”
“大王在寫了信之後,立刻率兵攻城。等他們衰弱了,軍民覺得守不住了。就有人跳出來投降了。”
北條氏政沉吟了一下後,立刻說道。
“嗯。”吳年微微頷首。他也是這麼想的。光靠一封信讓城中軍民投降不現實。
須得威逼。
舉起屠刀,煊赫自己的武力。
我能破城。
也能屠城。
城中軍民,才會恐懼。然後提前投降。
既然計定。吳年便遣了近臣下去,用蒙元文字、漢字,分別寫信。隨即,吳年又下達了命令。
留下馮衝率領萬戶騎兵,在平崗駐紮。以防蒙元騎兵。他率領剩餘大將,南下貝塔城,與章進一起,圍住貝塔城。
..............
黃昏。西邊出現了火燒雲的景象。
貝塔城西,城門樓前。金亭恩身披重甲,腰掛寶刀,抬頭看向天空。
他是皇族遠親,今年四十二歲,容貌剛硬,身材魁梧健壯,原本在兵部任職,海達建立守備萬戶,他被提拔成了主將。
奉命鎮守貝塔城。如今已經耕耘數年,軍心凝聚。
“噠噠噠。”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過了片刻。親兵從左邊走了過來,對金亭恩道:“將軍。寧谷城傳來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