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定了,那我在北美的投資,可就全權委託給你啦。”
任平生一拍巴掌,打蛇隨棍上,把對方的口徑給鎖死了。
他這次之所以親自來美國,除了敲定與ICG資本的投資協議外,還要把自己在海外的投資落實到位,這是僅次於融資的第二件大事。
自從那天晚上看到iPhone上市的新聞後,任平生就著手加快海外投資佈局的速度,想要抓緊時間在2008年前先賺上一筆。
眾所周知,由於我國獨有的外匯管制制度,對於國內資金的出境實行最為嚴格的管控,尤其是資本專案的對外投資,換匯難度極大,風險極高。
在這件事上,自然離不開身在金融系統的江秋蓉指點。
出國前,江秋蓉為任平生詳細分析了資本出境的幾條主要途徑。
第一種是最原始的“螞蟻搬家”方式。當前允許國內公民每年兌換5萬美元等額的外匯,用於旅遊、購物和教育,這個方式就是透過借用他人的戶頭額度,以個人使用的名義進行換匯,一點點地將資金匯出境外,再匯總到真正使用者的名下。
這種方式風險高、速度慢,不適合任平生目前的需求,所以首先被否決了。
第二種是利用貿易通道方式。通常是貿易企業透過進口的名義,以預付現金和開具信用證的方式向境外公司支付款項,然後境內公司單方違約,境外公司藉此沒收定金和賠償,達到資金轉移的目的。或者透過虛報價格的方式,將利潤留存在海外。
這種方式想要實現,需要多傢俱備進出口資格的公司聯手操作,而且這些進出口貿易基本都是假的,存在觸犯有關法律的風險,沒有很深的背景是不敢去做的,任平生當然不想鋌而走險,所以也行不通。
第三種就是境外證券投資通道。也即是擁有境外證券投資業務許可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Ⅱ,可以透過設計一款基金產品或資管計劃,並投向境外融資專案。境外主體取得融資款後,透過各種方式套現付給需求方。
QDⅡ不需要審批,放款速度快,原本是很好的出境方式。
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Ⅱ的數量有限,且有總額限制。
每年大概幾百億美元的額度,機構自身都不夠用,再分給別人去用,難度很大,費用很高。不適合任平生這個資金量的玩家。
此外,像信用卡刷卡消費、地下錢莊對倒、支票夾帶之類,基本都涉及違法犯罪,也是監管部門重點查處的物件,任平生肯定不會去冒這個險。
所以,江秋蓉綜合考慮,極力推薦採用“內保外貸”方式。
具體是這麼操作的:借款人先要找一家設有境外分行的銀行,然後由擔保人將現金或擔保物存在境內分行,由境內分行向境外分行提供保函或信用證,然後境外分行就可以向借款人提供借款。
“內保外貸”的好處很多,一是真實性有保障,一般不存在虛假目的套匯、騙匯,不會產生合規性風險;二是放款速度快,只要擔保物充足,境外分行很快就可以放款,避免時間耽誤造成的損失。
在2016年以前,大量國內企業對外投資都是採用“內保外貸”的方式,後來由於不少企業濫用該機制,大量溢價購買海外資產,造成國內銀行業風險增加,國家適時加強了這方面的監管,這個方式就變得困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