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就連段明和明鏡司都知道了褚侯謀反的事情,那麼陛下沒有理由不知道這件事情。
換而言之,陛下此刻召見群臣,應該就是針對這件事情的。
乍一看,現在陛下首要任務是處置褚侯謀反的事情,與靜安王無關,完全可以等陛下會見完群臣,再行定奪。
但是實際上卻不是這樣。
褚侯是靜安王的心腹,在大齊這幾乎人盡皆知。
而如今靜安王被捕入獄,褚侯起兵謀反,讓人怎麼看怎麼都與靜安王脫不開干係。
甚至於,恐怕會有很多人認為,這件事就是靜安王操縱的。
因此,現在陛下會見群臣,除了派誰去對付靜安王外,估計還有如何處置靜安王這種事情。
而這其中,最有可能的便是殺了靜安王,以震懾天下宵小。
沒錯,在很多人看來,褚侯是靜安王的親信,褚侯謀反就代表靜安王謀反。
既然如此,無論靜安王有多大的功績、多高的名望,此刻都是取死有道。
殺了靜安王,不僅可以給皇室立威嚴,同時還可以打擊褚侯的軍心,更可以祛除陛下心頭的隱患。
百利而無一害。
事實上,正如段明所猜測的那樣,此刻的正明殿內正就如何處置靜安王議論紛紛。
甚至於就連派何人去平叛這種事情,都被放到了這件事情的後面。
在許多大臣眼中,褚侯因靜安王而謀反,那麼只要殺了靜安王,褚侯自然會不攻自破。
“呵呵,可笑!”皇城血轎案當中的顧御史聽到了這話冷笑一聲:“你們只為了一個莫須有的可能,就先讓陛下殺了靜安王?”
“哼,姓顧的,這怎麼是莫須有了?”一名大臣冷笑道:“褚侯是靜安王的心腹,靜安王剛剛被抓多久,褚侯就領兵謀反,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靜安王和褚侯,早就有了謀反的心思啊!”
“這樣的靜安王,為何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