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陸風(十二)、

“浪潮”比陸風料想的更快席捲整間小學,在同學的口耳相傳中,越來越多的班級加入到“浪潮”當中。一開始學校默許了這種狀況,因為他們發現學生比以前更積極學習了,學生的成績也從全市的中游一躍到了頂尖的位置。就在老師們對這一變化感到欣喜的同時,他們也漸漸察覺到事件的不同尋常。

學生們時常喊著統一的口號做著相同的事情,他們的校服都穿得一絲不苟,下課後走廊上再也看不見大聲吵鬧的同學,搗亂分子好像一夜間從學校被抹去了一樣。經過打聽,老師們才知道原來每個班級都有幾個人負責維持秩序,那些人有個統一的稱號,叫“思想治安官”。

集體的凝聚力突然強大的讓人難以接受,更讓學校感到恐懼的是,他們漸漸產生了一種不安定感,一種對於手中風箏紛紛斷線卻無法掌控的無力感,風箏飛得越高,他們越是隻能眼巴巴地看著,不可觸及。學生們不再認真聽講,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但是他們的成績卻偏偏變得越來越好。老師們上課就有如對著空氣在演講,宣佈下課時學生也無動於衷,就像自有一套作息時間似的。

馬濤是陸風班裡的班主任,起初他還為班上同學取得的成績進步沾沾自得,因為之前校長的汽車被砸事件牽扯到他班上的學生而使校長對他表露失望,耿耿於懷的他正苦於無法扭轉校長的態度,學生成績的突然提高給了他大吹特吹的資本。但是,當大家都意識到事情不對勁時,矛頭自然就指向了他,因為當初是他最先誇耀自己班上的學生取得的成績,而且大名鼎鼎的“浪潮”發起人正是他們班的陸風。

一天上體育課,他終於忍不住讓陸風單獨留了下來,他希望搞懂到底是怎麼回事。

操場上是學生們熱鬧的喊叫聲、籃球打在地上的咚咚聲以及短跑起步時吹響的短哨聲。

“陸風,老師問你,浪潮是什麼?”馬濤面帶笑容地問道,他覺得一開始還是不要太嚴肅的好。

陸風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道:“老師,學校是什麼?”

馬濤一愣,一時間竟反應不過來。操場上有個學生投籃,籃球打在籃板上,在籃筐中洗了兩圈後掉在地上。

“學校就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啊。”馬濤半晌才答道。

“那學習是為了什麼?”陸風問道。

馬濤有些不耐煩了:“學習當然就是為了你們將來可以實現理想,生活能過得更好一點。”

陸風說:“老師,浪潮也是一樣的。浪潮就是思想上的學校,為了將來大家都能實現理想,生活過得更好。”

馬濤覺得這孩子在敷衍自己,但是他還是耐心地問道:“你這麼說太抽象了,老師不明白。”

陸風突然站了起來,眼神中隱藏著光芒,他說道:“老師,你有體驗過那種天朗氣清,心中沒有一絲陰霾,眼中所見即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沒有苦惱,不需躊躇,目標明確不容懷疑,付出即所得的美妙感覺嗎?”

陸風說:“人總是在自我懷疑和搖擺不定上浪費太多時間,就像一顆水滴般眼巴巴地等待著蒸發。你想像一下自己面對著一片大海,這片大海就是被人類無端浪費的時間,那將是多麼浩瀚的數量?浩瀚到這些時間都足夠人類從石器時代到資訊時代再重新發展一遍了……”

操場中響起了一聲槍響,起點處的短跑選手同時跑出,像疾風一樣衝向終點,四周田徑隊的同學在為他們呼喊打氣。陸風繼續道:

“再想一下,難道這片死寂的大海就活該被浪費嗎?真的不該有人去利用他,掀起一股‘浪潮’來引導他,讓人類的文明像浪潮一樣翻滾向前嗎?”

馬濤聽得瞠目結舌,他絕對想象不出這些話是出自一個小學生口裡。在找陸風談話前,他已經在網上搜尋了一遍“浪潮”相關的資訊,他知道陸風口中的“浪潮”是來自一部叫《浪潮》的影片,影片講述的就是一次獨裁政治的教學實驗,由老師扮演的獨裁者在五天時間內就成功將所有學生改造成一群法西斯信徒,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這是一個極端危險的訊號,馬濤想,不管陸風是用這種方法來激勵學習還是什麼,但如果真的出了什麼事會給他的前途蒙上陰影的,事實上他只求這屆學生能安安穩穩地從自己手上畢業。

馬濤嚴正地說道:“陸風,老師覺得所謂的‘浪潮’活動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學生就該管好自己的本份好好學習,有空就多去運動,不要整天動腦筋想些不該想的事。所以,老師希望你從今天起解散‘浪潮’活動,明白嗎?”

陸風冷冷地注視著馬濤,一個小學生露出這種眼神讓他覺得毛骨悚然,甚至開始打退堂鼓了。但是陸風卻雲淡風輕地說道:

“既然老師這麼說那就這麼辦好了,還有什麼事嗎?沒事我上體育課去了。”

“好、好的。”馬濤鬆了口氣,但不知為何,他的心中卻騰起一種不妙的預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