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陳靜興> 為了心之嚮往的美,曾想找個不相干的人拍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為了心之嚮往的美,曾想找個不相干的人拍婚 (1 / 2)

那天,我和朋友,還有朋友的朋友,一起去走海邊的木棧道,心情有幾分雀躍。

我是一個滿肚子不合時宜的人——我向來這麼看自己。正因為內心的天馬行空,我常常會被自己奇怪的想法嚇得一愣一愣。

曾經,我以為那木棧道很長,長得就像人生的路,怎麼走也走不完。那時,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我從來沒有到達過木棧道的盡頭。每每在那木棧道上漫步,我常常在猜想,木棧道的盡頭到底在哪裡?真竺灣?泰央灣?月亮灣?清風寨?無緣灣?……甚或是環島一週?

終於,有一天。我走到了木棧道的盡頭,原來,那盡頭就在不遠處。

心中有了底,便索然無味。

沒有了想象的空間,就如同鳥兒沒有了翅膀,無法在天宇中自由地飛翔。

這,是一種悲哀。

其實,悲哀又如何呢?

人生原本就是一出悲劇;人活著,原本就是一個悲劇。

這麼說,您或許會覺得我是消極的人,其實,完全不是這樣。正因為把人生看得輕了、把生命看得淡了,所以,我才會積極地去生活。這叫什麼呢?

這叫“以悲觀之體驗過樂觀之生活”——這話不是我說的,是顧隨先生說的。不過,在未讀顧隨之前,我已有所悟,我的想法是“以悲觀的心態過樂觀的生活”。

晉·陸機在《文賦》中有云:

“雖杼軸於予懷,怵佗人之我先。苟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

這裡之所以要說我的經驗、體驗,並且抬出了顧隨先生,並非為了借賢達而自抬身價,我只是想說,對人生的感悟,大家會有相通的的地方。

對人生是如此,對木棧道也是如此。雖然走到了盡頭,少了想象的空間,但是喜歡依然,嚮往依然。

至今為止,喜歡兩種腳步聲:

一是踩踏柔雪的聲音,這,曾多次在我的文字中提及。當年在東北,最喜莫過於晨醒外面已是銀裝素裹,然後踏雪而行,聽那迷人的聲響。

二是踩踏木地板或者木棧道的聲音,非常有感覺。海邊的木棧道,有一段是塑膠的,走上去一下子就能感覺的出來,少了很多意趣。

木棧道走過許多回了,有時偶爾會突發奇想,是否有一天也能和佳人相攜,並行其上,那該是如何地愜意啊!想歸想,每次去走時,依然冷清、依然孤零。

木棧道中,有我最喜歡的一段,為什麼喜歡那一段呢?是因為那一段凌空而起,跨於海上,一邊是茫茫碧海,一邊是巉峭岩石。如若風吹浪起,擊於巖上,浪花翻轉回來,成無數水珠,撒在空中,落於棧道上,那真是動人心絃,那真是難得的風致!

那天,去了木棧道之後,因為沒有浪,風也細細,於是,便沒有那種點點揚花點點淚的場面,心中多少有些悵然。

想想,人生不也就那麼回事麼,美事也不會是心中想想便能成的。

於是,我對朋友說:

“為了心所向往的美,我曾經想找個不相干的人拍婚紗照。”

我說得淡然,朋友卻聽得驚奇。

他問我:

“什麼意思?,說來聽聽如何”

剛到這裡時,我常常在環島的道路上行走或者跑步,海灘上一對對拍婚紗的男女很是吸引我的眼球。

對於情感,我是外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